2015年9月3日,是中國第二個法定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也是首個決定放假的抗戰勝利紀念日。牢記歷史不忘過去,近來鐫刻著“歲月”的博物館成為市民們參觀出游的熱門首選。
那么,如何讓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粹在博物館的建筑空間和光環境下大放異彩?如何運用光的語言營造達到展品之間的相互呼應?針對上述問題,阿拉丁照明網博物館細分頻道8月特別策劃主題【不能忘卻的記憶】,特邀多位照明人分享精彩觀點!本篇帶來JaB LIGHTING佳博照明公司總經理劉萬濤講述他眼中的博物館照明設計。
JaB LIGHTING佳博照明公司總經理劉萬濤
照明對博物館意味著什么?JaB LIGHTING佳博照明公司總經理劉萬濤認為,高品質的照明能有效提升展覽品質和價值。換而言之,照明或者光有助于歷史的完整呈現,而舒適的參觀環境能夠讓參觀者安靜思考,回憶歷史。
“展品往往是無價的,展品保護應該成為照明人士的歷史責任。對于新建的一些博物館對臨展廳照明越來越來重視,照明的高配,也往往成為館方承辦專題展的重要硬件配置。”劉萬濤對此強調道。
對于博物館的照明營造,劉萬濤認為應該從“帶領參觀者回到過去,還原真實,環保節能,照度水平合適,燈具安裝與調試合理”五個方面來衡量,他堅信,好的博物館照明離不開科學的項目管理、務實的照明方案、專業的照明品牌以及充足的現場調試。
劉萬濤進一步提到,“在博物館內部裝修完成后,把展陳設計與施工,單獨拿出來招標,一旦專業展陳公司中標了,這種常規做法就確保了博物館照明的基礎。展陳公司作為專業團隊,對博物館的布展設計與施工負責,他們對展品相當了解,對于照明設計與實施,一般都能提出專業的要求,在充分尊重照明技術團隊的分析后,確保有專業的照明效果。”
劉萬濤告訴記者,博物館主要使用軌道燈具,分射燈和洗墻燈兩類,分別起到重點點照明和洗墻面照明的作用。常規的有鹵素產品35W/50W/75W/90W,LED產品一般從1W到30W。“當然也可以分展柜外燈具,和展柜內燈具兩類。若有鹵素燈具和LED燈具,在一個展館里混用,就要小心光品質的區別了。很多時候,在拿鹵素燈具和LED燈具分別照射同一展品后,館方基本都傾向于選擇鹵素燈具。”劉萬濤補充道。
對于“自然光與人工光的融合運用將是博物館陳列展覽照明設計發展的主流趨向”的說法,劉萬濤認為要辯證去看:“還原”是營造恰當光環境的主要目標,一些自然博物館、紀念館、藝術館等場景是制作的,“講述”的故事就是戶外,這時候部分或全部采用自然光,真實性更強。當然,若沒有對自然光進行控制,各類文物是絕對不能被自然光直接照射的。目前人氣很旺的上海市自然博物館,自然光的應用就很成功。
當被問及目前打造高質量博物館照明的最大挑戰或困難時,劉萬濤表達了他個人的看法,“國內部分博物館,由于相關方決策原因,導致還不能用上專業照明品牌的產品。專業事項應該交給專業人士去完成。在博物館市場,照明所占預算比例還是比較大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讓甲方和乙方把更多話語權交給專業照明團隊。特別是一些環節,拿LED產品所謂的‘數據’、‘感覺’,利用信息不對稱影響到了客戶決策,最終的效果可想而知了。此外,崇洋媚外,在博物館照明行業也是同樣存在。”
眾所周知,在很多商業場所,LED都會是發展趨勢,但在博物館照明行業,劉萬濤相信在未來100年內,傳統鹵素燈具都會有比較大的市場占有率。“只有到了依據國家相關標準,對博物館照明質量進行驗收的階段,也許LED就會有更多表現機會,不過現階段滿足博物館照明級的LED產品可能真的不多。博物館照明是照明人士的最高挑戰,只有精益求精才能做好。穩定可靠而非時尚新穎的照明產品,始終才是博物館照明舞臺的最佳主角。”劉萬濤最后強調道。
本期策劃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