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LED企業該如何突圍專利戰圈?
摘要: 國際大企業對龐大的中國半導體照明市場垂涎欲滴,使得國內專利短板被國際巨頭拿捏,不斷向國內企業施加專利壓力。LED行業內的專利糾紛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從芯片到封裝再到材料,“專利戰”一直伴隨著整個行業的發展。
充分運用專利情報的“導航”作用
不管是臺灣LED企業億光與日本日亞化工的長期專利糾紛,還是宏齊與科銳“小蝦米對大鯨魚”式的維權式出擊,都讓我們看到知識產權在半導體照明市場競爭中的重要地位。國內LED企業在開拓市場的同時,如何積極進行專利布局呢?
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陳燕看來,除了加強自主研發,儲備好“專利肌肉”外,國內LED企業應當重視,并加強專利信息分析,充分發揮運用專利信息的“導航”功能。
如果把企業的基礎現狀、資源條件比作導航中的“甲地”,那麼“乙地”則是企業要發展達到的規模水平。如何才能快速順利地到達“乙地”呢?
“運用專利情報對產業現狀、研發投資決策、風險評估、技術脈絡、產品定位、技術空白點等進行分析,可以幫助企業充分了解相關技術領域中專利技術的現狀、重點技術、技術生命周期等。”陳燕說,“在產品研發或投資前進行專利信息采集與分析,可以避免決策失誤﹔研發中進行專利分析,可以及時避開已有專利的技術陷阱,發覺并盡早進行專利回避和創新設計﹔研發后進行專利分析,可以跟蹤相關技術發展動態,盡早了解是否被侵權、侵權程度及侵權對象,及早做好應對策略。”
在陳燕看來,國內LED企業申請專利時,不能僅把專利當做一件件零散的點,而是要結成網絡,建造專利“池塘”,防止自己的專利變成“孤島”。在操作層面,要針對企業的技術和產品,申請不同類型的、不同點上的專利,形成全方位保護。同時時刻關注競爭對手的專利信息,當重要專利出來,一定要跟最新的專利進行交叉的布局、進行二次創新,形成外圍專利。有必要時還要及時進行專利的并購。
采取正確策略積極應對專利戰
LED高端高折光封裝硅膠行業,日本企業道康寧訴國內企業康美特侵權的案件糾纏將近1年。這場關乎創新研發成果歸屬的專利戰5月18日終于塵埃落定——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正式發文,宣告道康寧涉案專利被判無效。
這起訴訟案也是國內LED企業積極應對跨國公司專利訴訟的典型案例。2010年前,LED高端高折光封裝硅膠行業75%以上市場份額被道康寧和另外一家跨國企業占據。憑借自主研發的產品,康美特不僅很快打開了這一壟斷市場,一批國際知名企業也主動接觸康美特并與其達成合作意向。
“虎口奪食”自然不會一帆風順,在康美特崛起的同時,一場風雨洗禮也逐步逼近。2014年4月,道康寧將康美特公司告上法庭,聲稱康美特公司在市場上銷售的含苯基的高折光硅膠侵犯其專利。
在“大講堂”上,北京市知識產權法庭庭長姜穎以此作為案例分析,建議國內企業面對來自跨國企業的訴訟時,不僅要調整好心態,積極“應戰”,更要采取正確的策略,才能在專利戰中獲得成功。
“這是一個通過宣告對方專利權無效來進行侵權抗辯獲得成功的案子。在專利侵權案件中,這種策略是訴訟中的常用策略。”姜穎說,康美特在產品投放市場前,專利檢索做得很好。
不過,在剖析這件案例時,業內專家指出,康美特雖然最終打贏了這場專利戰,但是“打”無效應該在產品進入市場前,而不能等到對方告你侵權的時候,再去“打無效”。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