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LED企業該如何突圍專利戰圈?
摘要: 國際大企業對龐大的中國半導體照明市場垂涎欲滴,使得國內專利短板被國際巨頭拿捏,不斷向國內企業施加專利壓力。LED行業內的專利糾紛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從芯片到封裝再到材料,“專利戰”一直伴隨著整個行業的發展。
2014年,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整體規模達到350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36%。
國際大企業對龐大的中國半導體照明市場垂涎欲滴,使得國內專利短板被國際巨頭拿捏,不斷向國內企業施加專利壓力。
LED行業內的專利糾紛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從芯片到封裝再到材料,“專利戰”一直伴隨著整個行業的發展。
繼臺灣LED封裝廠宏齊在美國控告LED行業“巨無霸”科銳勝訴后,另一樁歷時四年、以弱對強的專利訴訟——中國臺灣LED企業億光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VS日本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也在近日有了最新結果,美國密西根州東區地方法院分別以日亞化工兩件專利不具有創造性和不具可實施性等為由,判決其敗訴。
這起專利訴訟的結果,在業內引起不小的震動。億光電子的勝訴對於國內相關企業而言尤其具有重要意義——國內LED企業如何在開拓市場的同時,不斷加強自主研發、推動產業升級、積極進行專利布局成為業內的熱門話題。
遭遇專利訴訟或將成常態
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整體規模達到350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36%。其中24家以LED為主營業務的LED企業,全年營業總額是300億元,同比增長了24%,利潤總額45億,同比增長了32%。在電子信息產業整體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半導體照明行業這麼快速的增長水平反映出其作為朝陽產業的發展前景。
然而,快速增長LED產業也面臨著專利訴訟不斷的局面。2014年可以說是半導體行業專利訴訟高發的一年。包括道康寧對康美特的專利侵權訴訟、科銳和宏齊、今臺電子的涉及白光LED技術的專利侵權訴訟等案件。業界人士認為,由於國內相關企業起步較晚,在專利積累方面與國外還有一定差距,在LED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國企業遭遇專利訴訟或將會成為常態。
事實上,對于國內LED企業來說,“走出去”必然面臨專利問題。國外巨頭早已將知識產權作為武器,通過專利的布局將競爭對手排除在市場之外,從而獲得壟斷利潤。
專利布局有待提升
LED行業內的專利糾紛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從芯片到封裝再到材料,“專利戰”一直伴隨著整個行業的發展。
作為各國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半導體產業屬於專利密集型產業。“從技術領域分布來看,國內企業提交的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應用和封裝方面,產業鏈上游芯片、原材料等領域則是國內企業的短板。全球LED核心技術由日美等一些大的企業掌控,幾乎覆蓋了外延芯片以及制造、產品應用整個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且相互間也開展了專利的交叉授權。”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司長刁石京說。
隨著“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深入實施,“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發展,為我國半導體照明企業憑借成本優勢向更加廣闊的海外市場擴張提供了契機。同時,國際大企業對龐大的中國半導體照明市場也垂涎欲滴,使得國內專利短板被國際巨頭拿捏,不斷向國內企業施加專利壓力。
面對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嚴峻的發展形勢,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司長雷筱云表示:“半導體照明產業要發展到一個較高的競爭層次,底層的專利布局結構需要有支撐。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質量上,我們企業在知識產權布局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