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陷“無品牌”困境 是誰動了LED的“奶酪”?
摘要: 能夠稱得上絕對“大品牌”的LED企業卻沒有,一些業內知名品牌總讓人感覺還是欠缺那么一點火候。有果必有因,是什么造成如今國內LED照明行業“無品牌”現象呢?又是誰動了國內LED企業的奶酪?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說到當前LED照明“無品牌”這一話題,相信很多行內人都深有感觸,的確,縱觀當今國內大大小小照明企業無數,從數量上來講,行業可謂進入了空前“繁榮”階段,但仔細想想,能夠稱得上絕對“大品牌”的LED企業卻沒有,一些業內知名品牌總讓人感覺還是欠缺那么一點火候。
有果必有因,是什么造成如今國內LED照明行業“無品牌”現象呢?又是誰動了國內LED企業的奶酪?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核心技術缺乏,難以與國際品牌相媲美
說起“品牌”,相信提到一些如GE、Philips、Osram、Cree、Nichia、Toyoda Gosei等大公司會成為國內照明企業的傷痛。LED產業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開始起步,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大約于2007年前后,LED照明逐漸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隨后便以火箭般的速度迅速開花。
本來幾乎與世界同時起步的LED產業,而后隨著國際大牌企業一步步打入國內市場,我國LED行業便一直處于受制于國際品牌的競爭狀態,基本上沒有屬于自己的知名品牌,這也讓我國LED企業生產產業鏈顯得低端落后,更談不上與國際知名品牌抗衡。
相較而言,國際企業一般都具有較強的知名產權保護意識和先天的品牌優勢,對國內企業來講更是一種無形的壓力。觀察我國LED企業現狀:缺乏創新能力,生產產品有余而創新不足。反觀國外企業,專利數量多如繁星,就拿飛利浦來說,其關于照明類的利和專利申請就超過1400項。在亞洲,日本在半導體方面的成就也與國內企業拉開了一段遙遠的距離。
近幾年,LED國內企業發力迅猛,目前初步形成了包括LED外延片生產、LED芯片制備、LED芯片封裝以及LED產品應用在內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但由于發力較晚、時間較短,較國際品牌仍有較大的差距。
對于任何行業來說,似乎“強者越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總是會演變成真理,而如今的LED照明市場競爭格局也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對于國內LED產業鏈的企業來說,當務之急就是加倍提高自己的技術實力,打造有生命力的品牌。
自創品牌意識薄弱,甘為他人做嫁衣
“無品牌”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企業自身品牌意識薄弱,不僅是照明行業,在中國,很多行業的企業都給他人“無品牌、無名字”的印象。此前談到的技術問題,不僅表現為企業技術創新不夠,更在于不少企業始終踐行的“拿來主義”:復制、抄襲,導致產品線與其他公司同質化嚴重,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法蘭克福展期間有中國企業遭遇到被要求“撤館”的尷尬。
LED照明產品的生產過程擁有一條完整的制造工序,而中國企業由于缺乏核心技術,缺乏自主品牌,在加上擁有大批的廉價勞動力,在整個分工中,常常只能“為他人做嫁衣”,不少企業都在從事著貼牌、代工等工作,只是賺取整個產品售價的一小部分盈利。
當中國企業還停留在代工、復制等較低端的產業層面時,外國LED照明巨頭早在十多年前就開始布局照明市場了,憑借自己資本優勢,市場優勢,品牌優勢等以收購,并購,兼并,貼牌等方式占領市場,試想一下,消費者當然更加愿意接受這樣的國際“老字號”。
此外,無品牌意識的企業還有一類,就是外銷型企業。外銷訂單數量大,且不關注品牌在中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只要認證齊全、價格合理,購銷合同就容易達成。但是,隨著歐債危機日趨嚴峻,很多純外銷的LED企業轉型國內市場就開始面臨風險,無法完全適應國內的營銷模式。
對于中國企業來說,品牌的缺失,與LED照明企業沒有意識到品牌重要性有關,相對來說,中國企業表現得更急功近利,都喜歡賺“快錢”,而打造品牌是一件既耗費時間又耗費精力的事情,他需要打了的資金去搞研發、做推廣、鋪渠道,而代工則顯得更簡單。
業內人士稱:“LED企業要發展壯大,必須走品牌經營的道路,品牌樹立的深度和廣度是企業搶占市場份額的重要砝碼。隨著家居照明市場需求爆發,品牌塑造顯得至關重要。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