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典籍源遠流長,浩如煙海。辛丑年大年初一,央視“神仙綜藝”《典籍里的中國》首播,成功讓中華典籍再次“火出圈”。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具有較強的歷史文物性、學術資料性和藝術代表性。然而,在漫長的保存過程中,受酸化、老化、鼠嚙、蟲蛀、火燼、水漬、霉變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古籍能夠完好流傳至今的只占少數,大多數都在時間長河中遺失或損毀。截至2020年,歷時13年的全國古籍普查完成總量達270余萬部1.8萬函,這些清查出的古籍亟待修復和保護。
古籍修復過程涉及交接、拆書、制糊、染料、配紙、染紙、清洗、蒸揭、修補、溜口、托裱、噴潮、折頁、剪邊、錘書、齊書口、壓平、打洞、下紙捻、訂線等諸多工序,其修復精度很大程度依賴于古籍修復師的經驗積累及工作狀態。并且,因其視覺作業屬性,古籍修復過程對工作光環境要求極高。
近期,為創造健康無損的古籍修復光環境、提升古籍修復精度與修復師工作效率、保護古籍修復人員視覺健康,降低紙質古籍文物的光損傷,武漢大學研究生團隊與北京輯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發了國內首例專門面向于古籍修復領域的專用工作光源,首批產品已在國家圖書館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首都圖書館古籍修復室等單位率先裝備使用。同時通過向中國古籍保護協會捐贈修復專用臺燈的方式向全國各級古籍保護單位推廣,產品受到修復師及有關專家等的一致好評。此項研究由武漢大學劉強副教授擔任學術指導,其團隊李臻珍、吳昕威、陳治宇、顏俊毓、鄒朋等八名研究生、本科生同學共同參與完成。
武漢大學團隊研發技術實現國家圖書館古籍修復室光環境優化
團隊研發成果亮相央視正直播節目
該研究項目在向全國古籍修復工作者發放工作光環境體驗調研問卷的基礎上,以修復工作光環境保護性、舒適性及功效性優化為原則,以色度學與光度學基本理論為指導,結合人因工學及視覺心理物理學實驗方法,充分借鑒文物保護及健康照明領域有關成果,并將樣品交由古籍保護一線工作人員進行實際使用并評判反饋,最終鎖定古籍修復工作最優光品質參數并由北京輯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實現產品落地。
心理物理學視覺實驗場景
相比于傳統燈具,該團隊研究成果充分考慮了古籍修復過程中存在的光照侵蝕老化、人眼視覺舒適、人體節律調節以及以光照顏色分辨為代表的多維視覺功效問題,故而更具技術優勢與人本照明情懷。目前,此項研究課題已累計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申請發明專利五項。
部分學術論文及發明專利成果
據悉,該團隊未來工作將聚焦于古籍修復的實例驗證工作,并于修復實踐中提煉學術研究切入點,進一步實現古籍修復專用光源產品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