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1月1日三大運營商5G手機套餐的推出,5G商用時代正式開啟。
何小明作為第一批5G體驗用戶,家住北京朝陽區,當初買5G手機并不在計劃內,不過11月份他發現想買的華為Mate30 Pro手機出了5G版,而且只比4G貴600元,他抱著不妨試試的心態開始了5G體驗之旅。
不過,雖然拿到手機出門的第一天,他便搜到了5G信號,但是乘公車去上班一路的信號斷斷續續,進辦公大樓信號便沒有了。每天搜索5G信號成了他的樂趣之一。
他所在的北京,是三家運營商部署5G的先行區域,截止11月20日,北京市共建成5G基站14542個,開通5G基站13094個,建設基站總數占全國八分之一以上。
在如此密集的基站網絡下,5G信號還是會時斷時續,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相較于4G,5G頻段不斷走高,頻率越高、波長越短、衍射能力也就越小,相比4G基站1-3公里的覆蓋半徑,5G基站的覆蓋半徑僅有100-300米。除了增加宏基站數量來提升信號覆蓋質量外,在盲點地區和人流密集的熱點地區就需要小基站來幫忙掃“盲”掃“熱”了。
而智慧路燈作為 5G 小基站的最佳載體,市場有望在2022年達到上千億。各大企業(通信巨頭、燈廠、安防企業等)近兩年來瞄準了這塊蛋糕,將其作為戰略性資源進行一場“掃街式”搶奪。
智慧路燈是 5G 小基站的天然“站點”
小基站具有靈活部署、功耗低、成本低的特點,容易滿足未來物聯網海量連接、海量部署的特點,填補網絡覆蓋漏洞并提升網絡服務質量,甚至有望替代現有 WiFi 的單一無線制式路由器,因此需求與日俱增。
目前小基站部署方式主要有三種:
抱桿安裝:利用路邊水泥桿、電表箱等既有建設進行安裝。
樓面安裝:部署一體化微站,采用與大網異頻的D頻段,適用于有信號遮擋的高層建設。
地面安裝:將直立式小基站直接部署于地面。
樓面安裝的小基站因用戶擔心“輻射問題”而屢屢被投訴。這里需要給大家掃個盲:
其實,我國標準中基站輻射的強度,僅是太陽光照射強度的2500分之一。
而且相反,基站越多,輻射越小!基站越密集,基站發射功率就越小;與基站越近,手機的發射功率越低,電磁輻射也就越低。
地面安裝雖簡單但面臨財產安全問題。基站內的蓄電池組、電纜、銅排、空調等被盜事件屢屢發生,不僅讓信號中斷,也讓維護工程師們頭痛不已。
基于智慧路燈的抱桿安裝,具有供電、管理智能、覆蓋密集、節省空間、盲點覆蓋的優勢,無疑是作為小基站部署的天然 “站點”。
“5G基站由于高頻通信及支撐大容量高速度的需求,需要大量的微小基站來完成更密集的網絡涵蓋,基站間距往往在100米-200米。” 互聯智慧科技有限公司CEO朱劍飛介紹稱,“目前城市路燈的間距約在20米-30米,因此通過路燈桿進行5G基站部署,是當前5G網絡建設的重要選項。”。
根據相關報告測算,5G 小基站的市場規模或為 2500 億元左右。5G商用時代給了路燈一個莫大的機會,據測算,我國智慧路燈桿市場預計在今年達到300多億,在2022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000億。這也是為什么,2016年就興起的智慧路燈,在2017-2018落地受阻后,會再度掀起熱浪。
而且,這內置通信基站的智慧燈桿還是集“才華貌美”于一身的“奇桿子”,囊括通信基站、電線桿、路燈桿、充電樁、傳感器、攝像頭等各種設施和服務。與智能控制平臺一起可以實現無線 Wi-Fi、充電、數據監控、環保監測、廣告屏等功能。
智慧路燈與城市物聯網
承擔如此強大功能的智慧燈桿,涉及的技術也較復雜,具體可分三方面:
1.智能路燈設計方面:采用“一桿多用,多桿合一”原則,將智能照明控制器、監控攝像頭、多媒體屏、音箱、傳感器、通信設施、WIFI、5G、交通指示標志、充電樁、各類網關等硬件系統或設施按需融合到LED路燈與燈桿系統中,實現道路設施集約化管理;
2.安全管理方面:伴隨著智能路燈普及和聯網,數據的安全將成為一大挑戰,因此像數據傳輸加密、網絡邊界訪問、設備接入認證等技術將得到快速發展和應用;
3.通信多元化:智能路燈作為發展智慧城市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應用場景包括自動駕駛、安防監控、智慧照明、智慧環保等,其中有對速率、時延要求高的,也有對連接數量要求高而對速率和時延要求低的,針對不同應用場景智能路燈選擇的通信方式不一樣,最終呈現多元化的通信網絡。
而作為智慧城市建設中扮演的"末梢神經元"角色來看,智慧路燈的整體方案大致涉及感知層、網絡層、平臺層和應用層四個層次,四個層次配合運作。比如,當本地有火災發生時,感知層能快速將火情數據通過網絡層傳輸到平臺層,以供消防應用層以此為依據確定是否需要出警。
廣東爭做“排頭兵”,各地政策紛至沓來
目前,全國智慧燈桿建設仍處在實踐與探索并重的初始階段,在智慧桿的探索上,廣東走在前面,成為敢于第一個"吃螃蟹"的省。
“螃蟹”吃法1:明文確定智慧桿建設數量
今年(2019年)4月份國家頒布《關于2019年推進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的實施意見》的一個月后,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便立馬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印發了《廣東省5G 基站和智慧桿建設計劃(2019—2022 年)》,明確了2019-2022廣東省5G基站和智慧桿的建設情況,指出這四年期間將建設22萬根智慧桿。
在隨后的6月1日,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聯席會議辦公室印發《2019年廣州市5G網絡建設工作方案》通知,表示要從道路新建和城市更新改造兩方面著手加快推廣智慧燈桿,新建(改造)智慧燈桿共4157根。
“螃蟹”吃法2:建立智慧桿產業聯盟,多地跟隨
其實,早在3月14日,由廣東鐵塔牽頭發起的廣東省智慧桿產業聯盟正式成立,為廣東省之后的智慧路燈桿項目協調工作提供支持,隨后廣東省廣州、深圳、韶關、惠州等多地紛紛跟進了智慧路燈桿試點。
在廣州市,按照“一區一園一街”的原則,截至11月底,已完成了從化生態設計小鎮、天河南二路的試點建設,廣鋼新城、臨江大道東延段、南大干線8標段等地段也已建成部分智慧燈桿。
在深圳市人民南路,“5G智慧燈桿”人民南路路燈設施改造作為智慧路燈建設試點,共設了77根“5G智慧燈桿”。
在汕頭市東海岸新城,由汕頭鐵塔承建的“飛天蓮花”造型智慧桿兼顧市政照明功能,預留環境監測、數據發布、視頻監控、公益廣告等多種功能,成為廣東省最美沿海公路汕頭路段的一道亮麗景觀。
智慧路燈充當“充電樁”角色
在佛山珠三角工匠精神館,“5G智慧燈桿”十分引人注目:它不僅能實現一鍵報警,還有環境監測、視頻監控、充電樁等7個“特異”功能。
此外,在韶關、清遠、中山、陽江等廣東多地也都有類似的項目在實施。
“螃蟹”吃法3:第一份省級規范、第一份市級規范
與此同時,考慮到未來業務的擴容需求,24小時供電及傳輸等要求,建立統一標準并預留接口也是智慧燈桿發展的必然。意識到這一點,2019年9月,廣東省發布了全國第一份省級標準《智慧燈桿技術規范》,主要規范智慧燈桿的規劃、設計、施工、檢測和驗收、運行管理和維護。
同月,深圳市市場監管管理局發布了《多功能智能桿系統設計與工程建設規范》,成為全國第一份智慧路燈的市級標準。統一標準,讓大規模復制成為可能,同時也保障了建設質量和面向未來的演進能力。
其他省市也不服,爭做排頭兵,從下表“2019部分與智慧路燈相關的政策”可以略見一二。
智慧路燈“群雄爭霸”:
通訊、互聯網、燈廠、安防企業各顯身手
千億級的市場蛋糕,自2019年以來,吸引了眾多逐鹿者。
除了鐵塔公司外,還有提供5G小基站的華為、力推擎天5G智慧燈桿的騰訊、提供安防監控設備的浙江大華的“跨界專家”,以及照明行業的“老大們”,如四川華體、上海三思科技、歐司朗、昕諾飛、洲明科技、數知科技、如通電子、大明節能、太龍智顯、中建照明、名家匯科技等等。這些企業大致分為幾個陣營:通訊企業巨頭、互聯網企業巨頭、安防企業巨頭、照明企業巨頭。
典型智慧燈桿企業及其發展模式 來源:OFweek產業研究院
這些巨頭們是如何進行“諸侯割據”的,各自搶占了怎么樣的“城池”?下面,以幾個代表性的企業舉例:
通信巨頭華為——標準化制定、建“朋友圈”
在全球規模最大的ICT科技展會CeBIT 2016上,華為就發布首個多級智能控制照明物聯網解決方案,并且于 2017年聯合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中國照明學會以及常州市城市照明管理處共同發布“NB-IoT智能路燈生態圈”,在常州合作共建NB-IoT智能照明實驗室。更早的是,2014年,華為就為推動智慧城市而發起成立了"eLTE解決方案聯盟"。
除了建“朋友圈”的常規操作外,華為還爭當“裁判員”。2018年,華為發布PoleStar2.0智慧桿解決方案后,同年成為了深圳市智慧桿產業促進會的副會長單位,并且參與編制《GB/T 36333-2018智慧城市頂層設計指南》國家標準等。
不過,同華為“進軍汽車行業不造車,只為幫助車企造好車”的理念一樣,華為的目標也不是為了生產“燈”和“桿”,華為無線站點產品線總裁郝應濤在公開場合明確表示, “華為的業務重點始終是生產和研究通信設備。雖然我們正在做一些智慧燈桿標準化的制定工作,但是這些工作僅是為了推動產業的快速前進,而不是為了生產“燈”和“桿”。
目前,華為已聯手飛利浦、中微光電子、泰華智慧等路燈合作伙伴展開大規模智慧路燈部署。
華為為海淀公園打造智慧路燈垂直管理平臺
華體科技、上海三思——“內外兼修”,提供硬件同時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對于傳統燈廠來說,伴隨5G、物聯網而來的智慧路燈風口自然不可錯過,這可能是改變照明業趨漸利微現狀的大好機會。
例如,作為照明行業的龍頭企業,對內,華體科技在智慧路燈方面,已經從布局設計、路燈、燈桿和集成等多個環節展開,研發完成并發布華體智慧城市軟件平臺2.0 版,形成全產業鏈布局,同時率先搶得了成都和麗江的運營訂單。
對外,華體科技也在積極尋求話語權,擔任廣東省智慧桿產業聯盟的發起單位和理事單位,并且主動尋求與中國鐵塔、華為、騰訊的合作。
1.2018年與中國鐵塔簽署協議,將5G 基站安裝于華體科技投資安裝的智慧路燈上,共同促進5G 在成都地區的發展落地;
2.同年也進入華為eLTE產業聯盟,智慧城市軟件平臺也在應用層全面接入了華為OceanConnect 開放平臺,成為華為建設智慧城市的重要合作伙伴, 2018到2019年,公司與華為聯合打造國內首個基于eLTE-IoT 技術研制的智慧路燈“維克多”;
3.與騰訊云計算公司等聯合中標約8.74 億元的由成都天府綠道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組織的成都市環城生態區生態修復綜合項目(南片區)、(東、西片區)智慧綠道社會合資合作方招標項目。
如此操作下,華體科技的業績給予了良好反饋,其2019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2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40.05%;歸母利潤8031.54萬元,同比提升70.06%。
同樣,“內外兼修”的廠家還有上海三思。這家公司的嗅覺也很敏感,自2016年就開始落地“杭州G20峰會會址周邊”、“上海進博會”、“湖濱路步行街智慧路燈”等智慧路燈桿項目。對外,上海三思一直強調, “燈屏自己生產,系統自主研發”。從其煥然一新的官網便能看出,其在解決方案方面花了不少功夫,有智慧交通、平安城市、智慧社區、智能化防災輔助系統、基礎設施智能檢測等多場景。
智能化防災輔助系統解決方案示意圖 來源:上海三思官網
在智慧路燈系統的運行管理方面,上海三思的CEO王鷹華年初采訪時說,早在2017年就推出了基于大數據采集、存儲、追蹤、監測和分析的綜合管理平臺——SANSI云系統,今后它將更好地為城市的智慧管理提供足夠強大的平臺和技術保障。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相比于通信巨頭,傳統的路燈桿企業的優勢在于落地經驗,他們的硬件及整體解決方案上會更具有說服力,或許這也是為什么像華為這樣的巨頭聲稱不造“燈”和“桿”的原因。
騰訊——尋求多方合作,助力全鏈路安全
騰訊也通過與互聯智慧等合作,勢必在要在這場競賽中占據有利的席位。
2019年7月,騰訊與互聯智慧、中國鐵塔股份訂立了三方戰略合作協議,旨在中國共同推動5G智慧燈桿數字化項目合作。其中,互聯智慧是一家提供5G智慧燈桿規劃與建設解決方案的綜合服務營運商。
在舉世矚目的11月20—23日首屆世界5G大會上,騰訊也將擎天5G智慧燈桿搬上“臺面”,大張旗鼓地展示了一番其與互聯智慧共同研發的集天線基站+WiFi、智慧照明、信息發布、公共廣播系統、環境檢測、等功能于一體的5G智慧燈桿解決方案。從下面酷炫的宣傳片也可以看出,做這智慧燈桿騰訊也花了不少智慧。
在這起跨界合作中,騰訊扮演的是“安全員”角色。針對5G智慧燈桿建設中的安全問題,騰訊提供從終端物聯網身份準入,到傳輸管道,服務器信息安全防護、物聯數據安全的全鏈路安全解決方案,最終形成統一端點管理的安全能力。
落地情況來看,后發力的騰訊目前只在華南理工大學(大學城校區)進行示范投放,不過據騰訊工作人員介紹,擎天5G智慧燈今后還會應用于校園、景區、交通等多種場景,助力推進智慧城市服務升級和模式創新。
除了上述三類企業,安防企業大華也有參與,其2018年推出了自研的多功能桿塔體,也號稱是集新一代高速無線寬帶網、物聯網、視頻安防、地下管網建設,融合工業設計、數據信息采集、分析與發布功能于一體。
“傳統燈桿企業可能更懂路燈,但是安防企業更懂智慧城市”,大華智慧燈桿的負責人王繼勇對大華非常有信心,他認為,“懂數據的開發使用。智慧路燈桿是智慧城市的分支,不僅能照明,還要利用數據進行危情抓拍、信息展示等交互,安防企業在這方面早已駕輕就熟。” 據悉,目前大華也已經在為鐵塔公司、三大運營商及政府提供完整的智慧路燈桿解決方案。
創新運營模式尤為關鍵,專業分工乃必經之路
由于5G智慧燈桿正處于風口期,市場參與者自然魚龍混雜,據相關調研,打著“智慧燈桿”名號的企業不下400-500家,各企業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國內的智慧路燈目前處在發展的風口,但存在過激的狀態,類似10年前LED的狀態。”
對此,南京市路燈管理處江蘇未來城市公司研創中心主任黃李奔認為,現階段存在產品過剩,技術過剩,資本過剩,但是整合乏力,場景不夠,所以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功能的實用性,運營落地的有效性、經濟性,商業可靠性等。也就是說模式創新才是當務之急。
其他業內多位專家也一致認為,“誰來出錢、誰來運營”是最為關鍵的問題, “建設牽頭部門、運營模式不明確,無法大范圍推進建設;由于投資巨大,如全市場化,企業也無法承擔;由于建設過程中涉及的部門較多,企業無法協調;由于缺乏經營謀劃,協作程度低,后期維護和數據收集效率低。”
就投資而言,以深圳市城管局統計為例,全市約24萬個路燈桿的“多桿合一”改造初步測算的費用為500億元左右。
盡管廣東等省市已經建立了聯盟及產業規范來促進智慧燈桿的落地,但是“誰來主導”的問題仍在解決中。不過,可以預見的是,可盈利的運營模式,必將是決定智慧桿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
廣東省電信規劃設計院曾在10月底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PT展)期間的“5G智慧燈桿融合發展”專題論壇上提出了3種創新運營模式,包括:
1.政府投資,并由政府部門統一管理運營;
2.政府投資建設路燈,由社會資本投資建設智慧功能并負責運營,運營收益與政府分享;
3.由社會資本投資建設智慧燈桿,政府授予特許經營權,社會資本方管理并運營路燈功能,運營收益與政府進行分享。另外,根據不同的地方政策和經濟發展水平,需采取不同運營模式。
這或許能為各地在運營模式的探索上提供一些可行的思考。
此外,多企業合作、專業分工和模塊化設計是成熟工業產品的必經之路。畢竟智慧燈桿是產業與專業分工的產物,LED模組、WIFI/微基站、監控、單燈控制器等模塊,都需要有成熟的廠商,一家企業完成全部模塊的研發制造,可謂難于登天。
一項新技術的落地,肯定不會是速戰速決的,而是一場需要各方合作的持久戰。在這場戰役里,誰會充當前鋒,誰來作為后衛,或者又有誰會落荒而逃,讓我們一起等待時間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