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德州儀器(TI)在深圳舉辦了“德州儀器汽車照明媒體溝通會”。會上,TI LED驅動器產品經理龔松先生圍繞自適應大燈系統、動態尾燈、個性化內飾照明、透明車窗顯示及更亮的定制化小燈等五個照明應用場景介紹了TI最新的半導體技術及解決方案。
自適應前照燈系統
自適應前照燈系統是汽車頭燈發展的趨勢之一,主要是為了減少眩光,改善駕駛員的視野。
龔松先生表示,自適應前燈系統使用大功率LED作為光源,需要大功率LED驅動器來調節電流,從而達到所需亮度,而開關LED驅動器必須用于實現高效率,并實現用于熱管理的兩級功率處理拓撲。
針對自適應前照燈系統,TI推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包括TPS92682-Q1控制器、TPS92520-Q1驅動器、TPS9266X-Q1 LED矩陣管理器。這三款產品皆通過了汽車Q100質量體系認證。
其中,TPS92682-Q1最大的特點是靈活性,且易于配置,支持多種電壓和電流調節拓撲,是一種帶有 SPI 通信接口的雙通道峰值電流模式控制器。通過編程,該器件可在恒壓 (CV) 或恒流 (CC) 模式下運行。同時,該產品還整合了高級 SPI 可編程診斷和故障保護功能。
TPS92520-Q1則以小巧的解決方案尺寸提供了高功率密度,可用于降壓電流調節器的第二級,是業界首款具有SPI的單片雙路同步降壓LED驅動器,其具有2.2 MHz的開關頻率,裸露頂側焊盤使其具有更強的熱性能。
同時,TI推出了120W雙級兼容矩陣的汽車前照燈參考設計TIDA-050030,使用了TPS92682-Q1和TPS92520-Q1這兩個全新LED驅動器。
TPS9266X-Q1是一個LED矩陣管理器(LMM系列),能夠實現自適應前照燈系統的像素級控制,具有多達372個具有診斷功能的獨立可控像素。
值得一提的是TI特有的技術:DLP®數字光源處理技術(Digital Lighting Processing)。
據了解,DLP®基于 DMD 數字微鏡技術(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是目前投影設備主流技術,也成為了多像素智慧大燈光源系統的可選技術路線,具備高精度和高分辨率投影效果,像素數量更具優勢。
龔松先生表示,基于TI DLP®技術的大燈不僅可實現對大燈光束形狀的高分辨率調節,還啟用符號投影來協助駕駛員,這些符號可與駕駛員以及路上其他人員通信。
針對高分辨率自適應前照燈系統,TI推出了DLP5531-Q1芯片和TIDA-080007及TIDA-020026兩款參考設計。
DLP5531-Q1芯片組適用于汽車行業標準,最終鏡頭高度小于40 mm,讓汽車制造商能夠在保持出色外觀的同時提高技術性能。
TIDA-080007是一款DLP®汽車前照燈參考設計,與現有的自適應遠光燈技術相比,分辨率提高了10,000倍以上。
TIDA-020026是實現自適應前照燈和動態前照燈調平的步進電機驅動器參考設計,用于調節光源位置,能夠應用在上/下坡等一些特殊的場景中。
目前,市場上已經有部分LED廠商開始使用TI的芯片來實現DLP®大燈方案。
龔松先生表示,TI與全球各地許多車廠開展了緊密合作,不僅提供芯片,還提供光學參考設計,使得整個產品尺寸可以進入前燈或者其他小領域的照明環境,因此拓展了無限的可能。
正因如此,車廠使用DLP®技術的門檻不高。他們可以在TI提供的參考設計的基礎上進行其他設計,通過DLP®技術定制光照效果,凸顯差異化價值。
目前,TI 部分DLP®相關產品已經量產,如:通過Q100認證的DMD模塊已量產出貨。另外,TI也在研發新產品,針對不同模塊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
光源方面,LED和激光均可作為DLP®系統的光源。LED+DMD的優勢在于技術比較成熟,亮度、效率等各主要參數也足夠好。激光+DMD的優勢則在于其光機出光孔可以做得非常小,一方面可以減少系統體積,另一方面小出光口本身也是獨特的設計優勢。
關于LED和激光光源的優缺點,龔松先生認為,從理論上看,激光的光效高于LED的光效。從實用角度上看,LED技術較成熟,因此非常容易獲得。目前,已有多家廠商提供車規級LED產品,而車規級激光產品可能暫時還沒有上市。此外,激光發射器還面臨尺寸和成本的問題。
動態尾燈
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以及LED技術的成熟,尾燈設計方面迎來了新改革,越來越多車廠導入LED光源,以LED燈替換傳統白熾燈。同時,鑒于目前尚未有針對尾燈造型和設計的明確法規要求,許多車廠開始通過多樣化的尾燈設計來提升車輛的配置和特色,如流水轉向和個性化迎賓等動態效果。
TI認為,可靠的尾燈動畫已成為現實。該公司推出了TPS929120-Q1驅動器和TIDA-020029驅動模塊參考設計。
TPS929120-Q1是12通道的線性LED驅動器,具有每通道獨立的12-bit PWM調光功能,可以實現復雜而細膩的動畫效果。同時,此產品能夠實現遠程通信,具備可編程的故障保護功能和集成的看門狗計時器,監控MCU故障,提高系統安全性。
TIDA-020029是汽車車燈的數字接口LED驅動模塊參考設計。此設計能夠驅動48個LED(每個通道兩個),它包括兩個連接到同一通信總線的TPS929120-Q1 LED驅動器簡化的連接器接口,可對帶收發器的任何MCU控制板進行評估。
當下市場上除了LED方案以外,也有部分廠商采用OLED和Mini LED光源來實現動態尾燈設計。
值得注意的是,TI的TPS929120-Q1是業界唯一一個支持OLED驅動的產品,采用高編模式的驅動器。對于OLED和Mini LED的應用趨勢,龔松先生指出,目前已有一些車型采用了OLED光源,但大部分相關產品均處于實驗性階段。
據LEDinside了解,今年,海拉推出了OLED尾燈產品,并且已應用到奧迪A8當中。而Mini LED在汽車照明領域暫時還未投入實際應用,現有的Mini LED尾燈產品仍為展示品。
個性化內飾照明和透明車窗顯示
除了車外照明以外,車內照明也逐漸朝向個性化發展,提升舒適度的同時滿足更多通信互動需求,如氛圍燈、閱讀燈、車內顯示面板、透明車窗顯示等。
TI在車內照明應用部分也推出了新的產品。
個性化內飾照明方面,TI提供了TIDA-020012參考設計,此產品是高像素LED矩陣驅動模塊,其高 像 素 數 量 可 直 接 驅 動 30 個LED ,也可以采用多路復用驅動150個LED。
針對這個設計,TI推出了三款產品,包括LMR33630-Q1 3A同步降壓轉換器、TLC6C5724-Q1車用24通道恒定電流RGB LED驅動器、TPS7B82-Q1 300mA高壓超低IQ LDO線性穩壓器。
透明車窗顯示方面,TI采用了DLP®技術,可在汽車停車時在車窗上投射信息,并在汽車行駛時保持車窗視野清晰。這種DLP®投影儀與專門的屏幕技術相結合,還可在車窗上顯示宣傳廣告。
龔松先生表示,目前有多種類型的屏幕技術可以實現透明車窗顯示,而對于其中許多技術而言,DLP®投影儀天然適合照亮屏幕。一種技術是由DLP®投影儀內部的405 nm光激發的嵌入在車窗內的發光磷光體薄膜。而TI的DLP3034-Q1和DLP5534-Q1均支持基于405 nm的照明源。
其中,DLP3034-Q1主要針對透明窗口顯示應用。該芯片組可與光學投影系統中的 405nm 照明源(例如 LED 或激光)配合使用,從而在嵌入放射性熒光膜的窗口上投影。
DLP5534-Q1是DLP®汽車0.55英寸405nm數字微鏡器件,具有用于汽車顯示應用的1.3兆像素DMD和底部照明的0.55英寸微鏡陣列,支持1152x576輸入分辨率,與LED或激光照明兼容,其亮度是DLP3034-Q1芯片組的3倍,能夠有效提高車窗顯示的可視性。
更亮的、定制的小燈
同樣采用DLP®技術的還有TI的外飾燈解決方案。TI使用DLP®技術幫助汽車制造商實現動態地面投影,通過定制的圖形和顏色改善出入汽車時的照明。該技術可動態更改投影位置和投影內容。此功能可在駕駛員入車之前向他們傳達信息,警告汽車周圍的人員,或為汽車制造商提供品牌推廣機會。
龔松先生表示,對于基本的靜態符號投影,可通過TPS92613-Q1驅動器來實現。此器件是4.5V至40V單通道線性LED驅動器,恒流驅動,顯示清晰圖片的同時易于部署,是一個高度集成的解決方案。
對于高端的動態地面投影來說,則可以通過TI 的DLP®技術來實現。TI 的DLP®技術能提供緊湊的設計,易于在車輛周邊進行集成。還能提供動態全彩圖像的投影,支持所有LED和激光光源,具有可定制和可更新的系統,滿足客戶的設計需求。
在汽車照明領域,TI表示會繼續投資DLP®技術,緊跟時代潮流,推出滿足各種需求的汽車內外照明應用產品及解決方案。
就目前汽車照明市場的發展現狀來看,LED滲透率不斷提升,產品智能化和多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根據LEDinside「2019 全球車用 LED 區域市場分析報告」,車用LED產值及數量在未來幾年仍將保持成長態勢,預計2019年全球車用LED產值為31.7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