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曾說:近年來專心于實業似乎已經十分“落伍”。當年曾被視為偶像的松下幸之助、杰克·韋爾奇等實業家不再時髦,人們更津津樂道的是巴菲特、索羅斯和李嘉誠……
近些年,在深圳中國實體制造業走下坡路的趨勢更加明顯,就我們LED顯示屏制造行業來說,這幾年因為市場環境變化和生存壓力(包含土地成本、人工勞動成本等多種因素)倒閉或是遷出深圳的企業大有人在,是否轉型升級成為很多屏企必須做出生存抉擇,與此同時原材料漲價、產能壓力等也在不斷增長,對于業內很多屏企而言,改革生產觀念、提升制造水平已經迫在眉睫。
隨著智能制造、共享經濟等新概念的走紅,近日一種通過互聯網平臺,工廠分享生產線空檔期,以實現企業閑置資源的高效利用,以“分享產能”“共享工廠”的新型生產模式在全國各地興起。
共享工廠的本質就是定制和外包,如今是個性化需求的時代,終端市場的需求開始引導供應鏈。未來的消費關系是:客戶需要什么,生產者就得生產什么,這是一個逆向生產的過程。這其中也將誕生無數大機會,但是要想發現這些機會,就必須搞懂其中的變化邏輯。
比如一家位于浙江桐鄉的羊絨制品工廠,是當地第一家接入互聯網的工廠后,主要為小型網店加工毛衣,版型都是設計圖拍照過來,雖然剛開始接入商家的訂單都是小單,一批只有20件至30件。但是開機率從以前的60%能達到現在的90%以上!并且一條生產線可以加工好多個品牌,淡季也能做到扭虧為盈!該工廠于是又在平臺上和周邊9家企業抱團發展,成立了“虛擬聯合工廠”,統一接單,集中打樣,再按照每家工廠的生產情況分配單量。接到無法消化的訂單,共享給其他訂單匱乏的工廠。
實行‘誰的機器在空閑、誰有檔期、誰去做’模式,還可以避免延期交貨的問題。當地很多工廠也紛紛聯動了起來,這種做法讓那些淡季生產停滯的工廠根據情況調節生產能力。簡而言之,互聯網讓它們的需求多元化了,也就不存在淡季和旺季。
事實上,在當下的LED顯示屏行業,這種“抱團取暖”的方式還是值得借鑒,現如今LED顯示屏行業擴充產能不僅是擴大企業規模,提升生產力,還承擔著降低成本的重要作用,當前行業已經處于微利時代,降成本成為很多企業的頭等大事,因此產能問題往往又是成本問題,而“共享產能”這種概念本著多重節約的目的來幫助企業節省成本,因此才會收到很多制造業的歡迎,一旦適用于LED顯示屏行業,的確能節省極大的成本,尤其是對生產力低下的中小屏企來說。但是在我們LED顯示屏行業這種“共享產能”的概念想要實施,還需要解決多方面的問題,產品型號是否與生產線匹配、品牌問題,選擇合適的合作對象很重要。
對于當前處于轉型初期的LED顯示屏行業來說,資本實力至關重要,而產能設備往往是企業資本實力的最好的證明,然而也是最“燒錢”的環節,正如專家所言:從大訂單模式走向小訂單生產,才是傳統制造業出奇制勝的關鍵,柔性化、定制化、個性化也是未來生產的三大關鍵詞,因此中小屏企走“共享產能”的路還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