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筆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江西省晶和照明有限公司研制出的“百變系列”LED路燈新產品,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還獲得了來自南美洲的訂單。目前,該公司的LED路燈出貨量居全國第五,隧道燈居全國第二。
無獨有偶,晶能光電(江西)有限公司的LED技術,不僅有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打破日本與美國在這一領域的壟斷,一大批科技轉化產品已經出口多個國家。這正是江西半導體照明產業強勢崛起的例證,折射了江西LED產業邁入了從制造走向創造,既賣產品又賣標準的世界一流梯隊。
突破
江西省LED照明技術打破日美壟斷
LED照明是21世紀最具發展前景的高新技術之一。來自江西省工信委的一份數據顯示,采用硅襯底LED替代傳統燈具,節電率平均達60%。按江西省企業近三年銷售芯片的電功率計算,所售LED每年可節電1200多萬度,相當于節約標準煤0.4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萬噸。
正因為LED照明,具有顛覆人類照明歷史的價值,日本科學家因發明LED技術獲得2014年諾貝爾獎。而早在1995年,美國科學家成功研發碳化硅襯底LED技術,獲得2003年美國總統技術發明獎。顯然,在這一領域,日本與美國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早在上世紀90年代,作為國內最早的四大半導體產業基地之一,南昌便站上了國內LED產業的第一梯隊。
正因為看到了日本與美國的優勢,從1996年開始,經過多年的技術跟蹤,來自南昌大學的江風益教授決定帶領團隊轉向自主核心技術的研發,拉開了從事GaN藍光LED研究、自主創造光明“中國芯”的序幕。
歷經19年的科研攻關,江西省在LED照明技術上取得突破性成果,成功研發出硅襯底高光效GaN基藍色發光二極管,打破日美壟斷,形成全球LED技術三足鼎立局面。
采訪中,筆者從江西最早從事LED產業開發的晶能光電(江西)有限公司了解到,江西的LED產業完成了3次跨越:2006~2011年,完成了第一步跨越,即從技術到產品;2012~2013年,完成了第二步跨越,即從產品到商品;2014~2015年,完成第三步跨越,即從企業到產業。
成績
江西LED產業站上全球“價值鏈”頂端
目前,一批LED產業“隱形冠軍群”在江西崛起,引領江西LED產業走上快車道。來自江西省工信委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南昌如今以硅襯底LED技術為核心形成的12家企業的產業集群,覆蓋外延片、芯片、封裝、應用等全產業鏈,2015年產值超過50億元。
而這些成績來之不易。除了政府部門的大力扶持外,還離不開江風益、王敏等一群LED產業追夢人的付出。眾所周知,瓦特發明了蒸汽機,但是馬修.博爾頓為瓦特找來資金,將蒸汽機推向市場,引發工業革命。如果說江風益是LED技術的瓦特,那么晶能光電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王敏便是硅襯底LED技術產業化的博爾頓。因為江風益與王敏都知道,躺在實驗室里的“中國芯”沒有生命,真正產業化才是國際競爭力。
要產業化,首先是找錢。于是,王敏北上、南下,國內凡是當時認為可能拿到錢的地方都跑遍了。可投資人一想到巨大的風險,往往又都臨陣退卻了。偶然的機會讓王敏遇到了金沙江創投的合伙人潘曉峰。金沙江一直在關注全球LED產業,但苦于沒有找到適合的企業投資。
筆者了解到,金沙江創投前后帶領一批批專家、投資商輪番來南昌考察50余次后,最后決定投入1000萬美元用于技術科研。
如今,晶能(江西)光電有限公司已成為中國LED產業唯一具有完整核心專利和布局的企業。硅襯底LED技術專利池共計獲得專利330余項,授權專利達147項。
業內人士認為,江西的LED產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占得技術和產業化兩大先機,有從外延片、芯片、封裝、應用等LED全產業鏈優勢,從賣產品走向賣標準,已經站到了全球LED產業的“價值鏈”頂端。
未來
把南昌打造成LED“光谷”
有原創技術優勢、有完整產業鏈、有骨干企業和名牌產品……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委獲悉,為推進江西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硅基LED原創技術優勢加快轉化為產業優勢,實現由技術制高點邁向市場制高點,江西省已經出臺了《關于打造南昌光谷、建設江西LED產業基地實施方案》。
此方案已描繪出江西LED產業發展“路線圖”:對LED產業上游、中游、下游進行全產業鏈布局,到2020年,全省LED產業主營收入要超過1000億元,把江西建設成為具有國際核心競爭力的LED全產業鏈研發、制造和應用基地,將南昌打造成全國的LED“光谷”。
其中,在上游芯片制造領域,將實行硅基、藍寶石技術同步推進,重點發展大尺寸襯底材料制造等,加快產業化進程,將硅基LED芯片輻射到全國LED產業主要集聚區;重點項目包括晶能光電(順風清潔能源子公司)年產10億顆硅基紫光芯片生產線項目(南昌)、聯創光電功率型紅外監控系統用LED外延材料、芯片及器件產業化項目(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