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場化競爭淘汰落后產能,以技術創新、品質提升、資源整合為代表的新一輪產業調整逐漸進入“深水區”。
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LED照明市場產值2127億元,預計2016年達到4576億,同比增長15.35%。LED照明滲透率快速提升,傳統照明大廠LED營收占比均已超過50%。
預計,到2018年LED滲透率將接近90%,LED全產業鏈格局也將基本落定。意味著,從今年開始到2018年,LED替換照明市場將進入最后的百米沖刺階段。
在此大背景下,LED照明替換市場將進入新一輪增長高峰期。以球泡燈、燈管為代表的替換光源市場規模將呈現快速增長趨勢。
美國能源部(DOE)發布最新一版的一般照明應用固態照明節能雙年版預報。這份報告主要聚焦美國一般照明市場,報告預計2035年,北美LED燈和燈具預期占燈具安裝的86%,相較之下,2015年僅6%。
經歷了幾年的價格戰之后,上半年LED產業迎來了中上游漲價潮,同時面臨逐年人工成本上漲等外圍因素,價格競爭最為激烈的LED替換光源市場正在發生一些微妙變化。
“價格戰不得不打,去年誰不打價格戰?”木林森執行總經理林紀良談到去年一度掀起的LED行業價格風暴,“但去年你不打價格戰,你就會直接出局了,連市場占有率都不見了。”
他坦言,打價格戰是為了鞏固市場,加大研發投入是為了技術儲備,擴大產能是為了擁有強大的生產基地。
而這些戰略布局的效應,或許將在今后幾年得到印證。
價格下降空間收窄
進入2016年,行情逆轉,LED行業“漲價風”此起彼伏,從今年5月份全球LED芯片部分產品上調,到8月底,中國LED芯片和封裝企業相繼上調5%-15%。整體市場行情回暖的背后,是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成本空間已經幾乎貼近“生死線”。
從LED燈誕生開始,就伴隨著每年30%的價格下降。過去兩年的替換光源的價格下降主要是芯片光效提升及供應量的快速增長帶動的成本下降。
“在芯片的成本觸底后,由于工藝的不斷創新,散熱材料和加工成本再次觸發價格的下降,到今年,下降的空間幾乎非常小。”陽光照明中國區總經理陳以平表示。
成本下降空間“幾乎為零”的背后,還有原材料價格的全面上漲。
除了芯片、器件等核心部件的價格回調,包括鋁基板在內的一些原材料也出現了價格上漲的趨勢。
業內人士透露,線路板原材料供應商價格其實從6月份就已經開始漲價,到目前為止已經漲了3輪,漲幅達到10%—30%。
目前,PCB在LED行業的應用主要是封裝、電源、照明等領域,尤其是LED顯示屏今年以來需求的快速增長,COB等封裝市場規模的增長,都在催生PCB市場的需求增長。
板材漲價對下游照明企業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因為板材成本在整個照明產品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太大,大概在5%-8%之間。
三雄極光副總經理林巖表示,“作為照明廠商,我們不會因為板材漲價而跟著漲價,我們會根據自身情況進行成本的合理控制。”
但對于小企業來說,上游原材料的漲價無疑會產生不小影響。
“此次漲價對LED行業洗牌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這就如同催化劑,但并不會產生特別大的影響。” 林巖表示。
對于未來是否還有降價空間,陳以平表示,“如果企業本身能夠合理的控制人工,物流等的效率成本,通過走差異化路線,降價是有可能的。”
規模化生產成唯一出路
“唯一還能有理由下降的辦法就是通過規模化的生產,來降低制造費用,最大限度的減少不必要的成本。”立達信相關負責人強調。
高工產研LED研究院(GGII)數據顯示,陽光照明、歐普照明、佛山照明、雷士照明等傳統照明上市公司LED營收普遍較上年同期增長三成以上,同時毛利率也普遍呈現較上年同期有所提高。
在LED營收增長的同時,對于下半年的行業走勢,上述上市公司在半年報中都提及了通過自主改造升級、引進購買等方式,對生產線進行了自動化改造及試產,達到了提高生產效率、節約人力資源、提升產品品質的目標。
從目前行業反饋的情況來看,下半年這些照明大廠將逐步推廣成熟的自動化改造方案,并對更多的生產線進行自動化改造。
陽光照明在半年報中提到,產能規模的擴大不是簡單的人員數量的增加,陽光照明為了加強人均產值提升的導向而有效推進,在多類產品和多種工藝環節都引進實施了自動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