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鐘在給剔墨紗燈裝飾 圖片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記者 朱唯希 攝
朱曉鐘在演示剔墨紗燈繪畫步驟中的描稿 圖片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記者 朱唯希 攝
剔墨紗燈,又名“宮燈”,具有300余年歷史,是安徽省蕪湖市無為縣的傳統工藝品。清乾隆年間,手工藝者對傳統“彩燈”工藝進行革新,選用絲質娟紗代替色紙和玻璃作畫,獨創了“剔墨”工藝,形成了剔墨紗燈。剔墨紗燈集木工、雕工、漆工和繪畫藝術為一體,經過加工、成型、油漆、繪畫等工藝制作而成。其中繪畫部分就包括了帳紗、描稿、剔墨、上膠、描線、打底色、染色和整理幾個步驟,每一步都要求均勻準確,工藝要求精細。作為古老燈藝的一種,剔墨紗燈被列為皖地八大特產之一,并于2006年入選安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紗燈一般呈四方形或六方形,以紫檀、紅木、櫧樹或紅椿木等堅硬木材為架,燈架外緣上雕立體龍頭鳳身,中配卷草形花牙,下刻象鼻或虎角。燈面蒙紗,紗燈彩繪的內容多選取人物、花鳥、飛禽、走獸、神話傳奇或青山綠水、田園風光等。所謂剔墨,即在絹紗畫框上,精心用筆勾勒出擬畫的輪廓,把輪廓以外部分用墨涂抹,干后剔出紗眼,將作畫處均勻涂上透明魚膠,干后再在膠面上描畫、著色、暈染、勾線,以工筆繪制。紗為絲織品,輕薄透明。燈中燃燭,閃映畫面,人影婆娑,栩栩如生。紗燈將木工、雕工、漆工和繪畫藝術融為一體,經過加工、成型、油漆、繪畫等項工藝制作而成,別開生面。
1894年,光緒皇帝為慈禧太后操辦60壽誕時,曾下詔特派統領官員來無為縣征選紗燈,此后,無為紗燈便又稱“宮燈”。解放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視民間工藝,尋訪民間工匠組織紗燈生產。自1953年起,無為紗燈便連年選送參加安徽省歷屆工農業產品展覽會,享譽江南塞北。在國慶10周年期間,無為紗燈還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全國工藝品展覽會,并作為安徽省的名優特產,高高懸掛在人民大會堂安徽廳,展示出一方的風采。但在國慶十周年后不久,無為紗燈制作和傳承遇到瓶頸。加上紗燈全系手工制作,工藝繁瑣,一對紗燈一個人至少需要20天到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因而價格昂貴,導致無為紗燈制作漸趨衰敗,會制作的工匠越來越少。目前,無為剔墨紗燈唯一的傳承人只有縣圖書館職工朱曉鐘。朱曉鐘今年50歲,1984年曾在縣文化局組建的紗燈廠學習制作過剔墨紗燈,后來由于工廠停產而中止。
2004年,中央電視臺準備拍攝無為的剔墨紗燈,有關人員將無為尋了個遍,也未能找到一對完整的剔墨紗燈。為了延續即將消逝的傳統工藝,朱曉鐘一邊回憶一邊制作。經過近3個月的努力,他獨自制作的一對剔墨紗燈終于完成。之后,他便一發不可收,而且越做越好,越做越美。2006年,無為紗燈入選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該縣正在對紗燈進行搶救性挖掘,并積極將該工藝項目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了繼承這門傳統技藝,無為縣職業教育中心開辦了“剔墨紗燈傳承班”,朱曉鐘擔任任課教師,希望能夠發掘熱愛這門藝術的年輕人,讓剔墨紗燈的“燈火”一直延續下去。
相關新聞:
無為縣職教中心開設“剔墨紗燈”傳承人培訓班
在無為縣委組織部和縣文化局的要求和推動下,日前,無為縣“剔墨紗燈”傳承人培訓班在縣職教中心開班。
“剔墨紗燈”,又名“宮燈”,是無為縣傳統民間手工藝品。其制作工藝極其復雜,融木工、雕工、漆工和書法繪畫藝術為一體,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和重大的文化藝術價值。“剔墨紗燈”,是無為縣獨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皖地八大特產之一。它曾有過輝煌的歷史,然而,隨著歲月流轉,時代變遷,幾經沉浮,漸趨衰微,一度瀕臨失傳。近年來,無為縣政府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積極實施剔墨紗燈的搶救和光復工作,使幾近消逝的“剔墨紗燈”終于恢復了生產并遠銷海內外,同時于2006年成功申報“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縣職教中心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結合學校實際情況,以弘揚地方文化、傳承傳統手工藝為己任,切實采取了多種措施加以具體落實。學校專門組建了30人的班級,聘請無為“剔墨紗燈”傳承人朱曉鐘為專任教師,進行常規教學,并從學校收入中抽取專項經費,積極資助學生學習。
“剔墨紗燈”傳承人培訓班的開設,使無為剔墨紗燈這一傳統文化瑰寶得到切實傳承和發展,為社會提供了緊缺人才,拓寬了學校的教育渠道,促進了無為職業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