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廣州國際照明展(光亞展)結束1個月了,行業議論紛紛,為使思考更客觀、更理性,所以遲至今天才動筆。今年焦點是大牌企業來少了,品牌館盛況不再。大家有不同的解讀,有些認為大品牌開始放棄國內展會,有些認為展會變成了行業party,有些認為行業正在洗牌,各花入各眼,不一而足。
但這情況今年才出現嗎?非也!大牌不來或少來,去年或之前已出現,只不過今年更加明顯而已。
我去年第一天看展,發現往年人山人海的品牌館人丁單薄,覺得很納悶,自己也不相信。第二天又去看,還是如此。相反,其它館的人流并沒減少,外國買家也很多,更不用說超頻三、華普永明等展位人流如織。當時分析,是不是大品牌的網上商務做得好,觀眾對相關品牌有足夠認識,所以無需到現場看。今年對缺席品牌作分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路燈品牌企業來得特別少。這也好理解,路燈一般走工程渠道,很多企業通過見面會、推介會的形式進行推廣。所以,從簽訂單的角度看,路燈企業不參加光亞展有其一定合理性,但對培育、維持品牌則非常不利。
以飛利浦為例,鐵定參加法蘭克福展,以維持其國際品牌形象,所以表面上光亞展可有可無,我倒不這樣看。按我分析,國內觀眾可分為幾個類別:一、高端專業級,以參加法蘭克福照明展等國際展覽為標志;二、一般專業級,包括大型經銷商、照明設計師等,像我這樣的小部分城市照明管理單位人員也算;三、半專業級,包括一般經銷商、電氣設計師等,大部分的城市照明管理單位人員也屬這類;四、非專業級,這就不解釋了,大家可以對號入座。
對飛利浦來說,在國內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有人說是技術儲備,有人說是市場份額,但是我恰恰認為是對于飛利浦這個具備成熟的企業體系而言,品牌口碑,所謂口碑品牌就是當大家一談到飛利浦,自然而然就有一種信賴感。在傳統照明時代,GE、歐司朗也享有這種殊榮,但目前只剩飛利浦而已。
品牌口碑,高端專業級固然必需,但一般專業級和半專業級更重要,因為這個人群的數量更多,更有利口口相傳。我去不了法蘭克福,但總能去廣州吧,只想跟你見個面,去年沒見,今年也見不到,對品牌的親近感肯定會降低,口碑更不用說了。特別今年飛利浦關閉深圳工廠,僅是一個無關重要的燈飾廠而已,但由于公關欠缺,再加上照明行業不景氣等大環境,不少解讀過分夸大。就有一些屬于半專業級的城市照明管理單位領導和電氣工程師問我,是不是飛利浦照明出問題了,路燈保修受不受影響?對清楚情況的人來說,本是小事一樁,完全與路燈無關,但對品牌的破壞太大了。口碑易消難聚,今年光亞展本是一個很好的露臉機會,結果又錯失了。這對國內品牌同樣成立,光亞展確實越來越像大party,訂單效果可能比不上專業推介會,但party的傳播效果更不能小看,參展就相當在party弄個大包廂,朋友可來喝一杯,觀眾也知道你的實力,品牌傳播范圍絕非同期活動可比。
打個不合適的比喻,對于一些敏感人士來說,停啥不能停手機,原因你懂的;對致力維持或提升品牌影響力的企業來說,停啥不能停光亞,也值得大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