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日以來,華為搬離深圳事件一度引爆了長期以來“遷徙深圳”的輿論熱潮。其實不單單華為,中興、富士康、高通等龍頭公司這些年逐步在遷出深圳,還有LED產業內的各大制造企業。
眾所周知,深圳有數千家LED企業,占據全行業半壁江山,不過,大部分企業正經歷著“增收不增利”的窘境。從2011年開始,就已經出現了LED企業搬離深圳的端倪,此后搬遷事件接連顯現。適時,還有很多LED企業都開始選擇深圳以外區域建廠。
2011年,深圳雷曼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惠州的工業園開業;
2011年10月,深圳市聯建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在惠州的科技園開始投產,而深圳唯一從事上游芯片以及外延片生產的LED企業奧倫德也將其外延片生產轉移到了江門;
2011年7月,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惠州大亞灣投資建設洲明LED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占地約8萬平方米。另外,在近期,洲明惠州大亞灣公司正加緊開建11萬平米的LED應用基地,預計該基地將于2016年底正式投入啟用。
2013年萬潤科技也順利“逃離”深圳,至今,已順利完成主業LED封裝生產線由深圳光明廠區向東莞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搬遷;
2014年,華夏光彩鞍山生產基地正式開業;
今年年初,思科瑞在東莞新建廠房,預計年后投產;
……
一直以來,深圳LED產業就是中國LED的代名詞,正所謂是“全球LED產業發展看中國,中國LED產業發展看廣東。”而長年以來,深圳則是廣東LED產業群中一大支柱點,然而現在深圳在國內LED產業中的地位正在逐年下降。深圳大學光電子科學技術系主任柴廣躍教授曾經談及深圳LED產業現狀不無擔憂,“曾經的中國LED的代名詞,深圳LED產值從占全國70%已下降到目前的1/3,到2020年占到1/5都成問題了。”
LED產業作為我國11個戰略新興產業中最有發展前景的產業之一,進入深圳發展之初,就不乏政策扶持。無論是資本補助,還是政策優待等,優厚的扶助政策和產業優勢吸引了眾多LED企業扎堆。在產業發展過程中,這勢必會帶來產能過剩的風險,從而造成不利的影響。產能過剩容易造成惡性競爭,價格戰以及品質案應運而生,這一現象在過去的2015年已初步得到體現。同時,產能過剩同樣會帶來企業外流,如今深圳不少LED企業陸續在內地建廠便是佐證。
其次,深圳地區人工成本逐年攀升,LED制造業已漸失優勢。人工成本作為制造業的主要成本之一,如何控制人工成本成為每個制造類企業的重中之重。近幾年,深圳的人力成本和租金成本都在明顯上漲,特別是去年一年的“一路狂奔”讓部分制造企業感受到了租金費用導致的壓力。在運用成本加重的情況下,也就出現了LED企業將工廠搬回了內地人力資源豐富、成本較低的城市,只將研發和銷售部門留在了深圳的現象。
深圳電子/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公司的工資分布表
(注:本數據取自254382份樣本,深圳平均工資排名全國4。據人社部數據,深圳最低工資標準為:¥2030)
此外,高昂的消費物價造成人才流失。深圳以外來人口居多,無論是底層勞動者,還是中層技術人員,乃至高層管理者及技術骨干,外來人員對產業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但由于近年來,深圳消費水平越來越高,不少外來人員表示“吃不起、住不起、買不起”。近日,網上就有這樣一個段子,說有一個人賣掉深圳南山的房子去創業,辛苦打拼十幾年,公司上市了,結果一年利潤還湊不夠原來那套房子的首付,這雖是段子,但讓不少在深圳打拼的人為之心寒。因此,不少外來人員選擇回家發展或創業,這對深圳的LED企業的發展而言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
看懂的絕b是在深圳呆過的人!
LED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特別是現如今各大LED企業都在加大產能,因擔憂深圳租金過高,同時目前業務很難再大增長,同樣的薪金在深圳很難留住人,這也就促成了LED企業搬離深圳或者外設工廠。
迄今為止,我國產業升級還很難談得上前進了一大步,但籠子已開始騰空了,這實實在在是因為成本上升的驅趕。成本倒逼企業逃離,絕非危言聳聽。但也有專業人士指出,企業遷離深圳市因這座城市的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所致,將利潤率低的企業淘汰出局。因為一家企業在市場上的生命力越來越弱,你只有靠內部不斷降低人工成本,降低土地成本……這對企業而言不是終極的解決之道。
然而,從整個制造業結構發展來看,時下深圳的一些總部企業已成長為全球性企業,基于成本考慮的產業鏈重構,即“生產-運營-研發”等部門在不同區域(甚至是國家)重新布局的模式,在制造行業里已有先例。如今,LED企業將總部在深圳,將其終端或制造環節遷往周邊,或者不失為一種產業鏈重構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