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從去年5月開始,經過今年兩會期間的討論,在當下可以說是炙手可熱的焦點話題。一方面是國家層面的支持和引導,了另一方面是動則億元的投資規模帶來的可預見的利潤空間,盡管照明行業內沒有多少成功案例可循,作為公共項目參與方,許多戶外照明企業在本次調查中均表露對前景的無限期待,并對PPP項目的學習和運作抱有極大熱情。
照明行業中PPP模式熱潮掀起
2016年5月7日一則報道:“河南PPP項目已開工項目137個,總投資1699億元;入庫項目已達726個,總投資8415億元。”僅河南一省足以見PPP模式的大熱程度。PPP模式在80年代末初見,自2013年開始至今成為打造公共產品供給的“新引擎”。
在LED照明行業中,飛利浦在中國的不少成功項目已經成為典范案例,長方照明、飛樂音響等國內知名企業大刀闊斧進入PPP項目。在筆者調查中,江西的中業光科、調兵山市億達照明、山東億昌照明等一些擁有多年戶外照明經驗的企業,均有參與到PPP項目中。此外,福建能寶光電、海南億林光電、山東申安照明等企業均表示非常關注PPP項目,并正在學習調研中。
本次采訪中,不少照明企業表露出以下關注點:PPP模式的政策法規層面某些缺失是否導致多方合作中的行動盲點;照明企業在其中的盈利模式有哪些值得參考。
無疑,政府層面大力倡導PPP模式。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破除基礎設施領域內各種形式的行政壟斷,允許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運營。此后,國家各職能部門密集發布了一系列關于PPP的指導性政策文件。5月5日,發改委表示,將進一步放寬民間資本市場準入,推廣PPP模式。
而在盈利模式上,飛利浦等國際巨頭參與的項目往往值得參考。2011年,由貴陽市政府、氣候組織和飛利浦照明聯合實施的太陽能LED路燈項目就曾被宣布為公私合作伙伴關系(PPP)十大全球典范案例之一。除此之外,盡管國內照明行業可參考的成功案例不多,但在水電能源、交通、環保等領域卻存在較多的項目,其中的運作模式值得借鑒。
當然,PPP模式涉及金額較大,對于照明企業的規模和資質也有較高的要求。山東億昌照明的范先生表示,“關于PPP,我們也在摸索中”,“做PPP項目是有門檻的,特別是企業的融資實力和當地的公司項目建設”。
億達照明在遼寧做了十多年路燈業務,目前參與時長25年的PPP項目已經處于施工階段。該企業相關人士表示,在這個路燈PPP項目億達照明能參與進來,企業在路燈領域的十多年專業業務水平,無疑是敲開項目大門的前提。
PPP模式將全面向智慧城市項目鋪開
隨著智慧城市建設日漸升溫,PPP模式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信息化建設已滲透到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在交通基建、水利、市政設施等基礎上,PPP模式將在智慧城市領域全面鋪開。
據悉,我國有超過500個城市進行智慧城市試點,并均出臺了相應規劃。
智慧城市涉及領域眾多,每個領域的信息化建設運營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少則上千萬,多則幾百億。據賽迪智庫統計,截至2014年底,全國在建的智慧城市投資規模已突破8000億元。
據了解,目前國內LED戶外照明多采用PPP模式來運作。由于LED照明系統集成了模組、電源、控制系統等,需要專業的團隊維護,這樣有可能催生工程領域的延伸服務,形成固定收入。而PPP模式作為政府未來推動購買服務的內容,LED照明企業還需要在產品和服務上不斷創新。
盡管PPP模式尚在試水,一些企業已經“嘗到甜頭”。達實智能一季報業績預告靚麗,凈利潤增長50%-100%,PPP模式在其中貢獻不小。業內人士表示,PPP模式是破解智慧城市建設資金困局的一劑良藥,對上市公司業績的帶動作用才剛剛顯現。
PPP模式對于照明企業的影響,主要集中于戶外照明企業。而對于眾多照明企業來說,站在智慧城市建設風口,其盈利的利潤空間相較于普通的路燈等PPP項目更加大。
在本次采訪中,山東億昌照明的范先生對智慧城市建設以及對照明企業帶來的效益表示非常期待,“其實PPP項目收益有很多,一個是路燈的維護費用,一個節省的電費,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現在興起的智慧路燈,里面有很多的增值服務和增值收益。”
政府角度:理順”“責、權、利” 保障PPP項目順利開展
PPP模式在照明企業看來,充滿誘惑力,那么作為多方合作中的重要一方,政府對于企業進入PPP項目時又有哪些建議?阿拉丁照明網分別采訪了深圳市燈光環境管理中心(深圳市路燈管理所)部長吳春海和成都市城市照明管理處副處長孫衛平。
深圳市燈光環境管理中心(深圳市路燈管理所) 部長 吳春海
吳春海:PPP模式一定要能通過運營向社會收費,無法收費的項目很難長期運行下去。單純的照明項目不適合PPP,因為無法向社會收費。如果以照明項目的路燈桿為載體擴展到智慧城市,可通過一些附加項目來收費,采用PPP模式也未嘗不可。由于PPP項目一般超過十年,合作方也比較多,所以關鍵是合同,項目各方的責、權、利必須在合同中細化、明確。
成都市城市照明管理處副處長孫衛平
孫衛平:企業參與PPP簡單的說,主要還是能不能夠建立起利益鏈條的問題,僅從表面看似乎對各方都有利,但實際項目沒有這么簡單,僅僅是政府方面就會涉及多個部門,比如建委、城管、財政等,各方考慮問題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各自為政協調起來比較復雜。再加上會涉及到的電力公司、路燈管理所等,就更復雜了。所以企業如果希望以PPP模式開展項目,最重要的是要完整的理清項目全過程的關聯方,并有完整的關聯協調機制,否則很難開展和持續推進。
財政部PPP中心的統計表明,截至2016年2月29日,全國各地共有7110個PPP推介項目,總投資約8.3萬億元。此外,各地還存在著大量未經財政部示范或國家發改委推介的項目,總規模超過3萬億元。盡管存在對于項目開展后各方權責的疑慮,PPP項目推介規模依然快速擴張。同時我們看到,財政部制訂《PPP物有所值評價指引(試行)》幫助企業加大PPP項目的甄別力度;地方政府采用財政補貼等方式進行管網建設等,政府各職能部門對于PPP模式的規范和引導,將為PPP項目運作提供法規更加完善、進入和退出機制更加安全的環境和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