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LED企業”慣性思維”九論
摘要: LED產業依靠外援的時代已基本過去,在中國的LED企業完全有能力自給自足!未來3-5年之內,如果沒有顛覆性的技術,革命性的創新出現,中國企業將由制造型轉為智造型,生產型變成創新型,有望引領全球LED產業發展……
慣性思維 1 – 規模性
1. 求大:
中國的企業,包括臺資企業,都喜歡先做大再做強。臺灣的晶電收購燦圓,
MOCVD設備接近500臺,從產量上講,可能成為全球第一大芯片廠商。
大陸的三安重歸廈門,儼然成為“國家隊”,MOCVD數量從原有的170臺基礎上,再計劃增加200臺。放眼世界,未來最大的芯片廠商,可能就是這兩家。
2. 求全:
木林森,封裝產量800 KK/天,現在又發力照明市場,除了芯片不做以外,其他都做。也許會是現在LED照明廠商中第一個可以向傳統照明廠商全面發起挑戰的公司,也可能成為照明業界第一個百億企業。
同方7億控股真明麗,以及廣州的亞一等,產業鏈擴展到包括南通同方的外延,真明麗的封裝和室內外照明,正在向“求全”的方向發展。
3.在中國企業求大求全的同時,國際大廠最近的一些動作反而是“求分”:
Philips今年7月宣布,Lumileds LED與汽車照明事業部進行合并,并將其設為獨立子公司,未來則有可能將這一部分業務進行剝離。9月23日宣布,建立一家獨立的照明企業,同時將消費和醫療保健部門合并。
Osram繼2013年7月從西門子分拆上市之后,今年4月,歐司朗表示將計劃分拆占公司最大份額的部門 -- 燈具及相關元器件事業部。
求大,求全和求分,無關乎對與錯,都是為了各自發展的需要。
慣性思維 2 – 實用性
1.性價比,簡單的說,怎么賺錢怎么做?
大家不妨思考一個有趣的問題,互聯網的迅速普及,為大家的生活帶來了便捷和實惠。而對于我們LED企業來說,互聯網又帶給我們什么呢?
電商渠道,為廣大LED照明產品帶來全新的銷售渠道和思路,也許會成為未來的主要渠道之一。同時,電商領域也成為競爭最激烈,價格戰最厲害的地方。性價比,現在的中國企業更注重的是“價”而不是“性”。從各大電商可以看出,有幾家不是靠價格取勝,有幾家是真正在做品牌?但這樣的競爭能持續嗎?能持續多久呢?
2. 速度比,搶占市場!
ETI入股NVC,并由此引發的一系列故事,都是意在打通產業鏈。
老牌國有企業亞明引入民營資本申安,注入了新的活力,使90年“亞”字品牌老樹開新花。這兩起事件充分說明了照明市場的瞬息萬變,快魚吃慢魚,搶占市場最重要。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