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照明品牌拉鋸戰:傳統"大佬"vs LED"新秀"
摘要: 企業品牌,是企業使自己的產品或服務有別于其他競爭者、以便于市場和用戶正確識別的特殊標志。品牌一旦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形成品牌忠誠度,就能牢牢占據市場,成為企業長盛不衰的制勝法寶。各行業品牌的發展史無不證明了這一點。
企業品牌,是企業使自己的產品或服務有別于其他競爭者、以便于市場和用戶正確識別的特殊標志。品牌一旦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形成品牌忠誠度,就能牢牢占據市場,成為企業長盛不衰的制勝法寶。各行業品牌的發展史無不證明了這一點。
近幾年來,隨著LED行業的迅速發展,LED照明行業在技術研發和產品開發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發展,逐步從產品競爭階段進入渠道和品牌競爭階段。打開終端市場,建立自己的品牌已經成為LED企業面臨的首要問題。2013年LED照明市場的快速啟動,無疑給整個LED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動力。然而,LED照明時代新進入者的急劇增加也給從事照明的企業帶來了新的挑戰。照明企業的競爭比傳統照明時代更加激烈,前有傳統的“土豪”,后有LED“新兵”。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如企業不能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將可能在微薄的利潤下,被市場淹沒在價格競爭的大潮中。
為了支撐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發起的《2013年半導體照明行業年度評選》工作,為LED熱銷品牌企業評選提供客觀基礎的調研數據參考,筆者走訪了華北、華東、華南三個區域市場,隨機訪問了200家經銷商及采購客戶,對LED照明品牌的建設情況及認知情況進行摸底調研。
從華北、華東、華南三個區域整體調查的綜合結果來看,進入客戶關注度前20名企業仍然以傳統照明企業為主,尤其本土“土豪”受到較多的關注。雷士照明、佛山照明、歐普照明經過十多年的積累,在LED照明時代仍然延續了傳統照明時代的優勢地位,在經銷商及客戶心目中仍然保持了較高的認可度和忠誠度。在品牌認知調查中,被關注度仍然位于前三甲。緊隨其后則是國際“土豪”歐司朗,飛利浦,分列第四位和第五位。
雖然傳統照明企業風采不減,但以LED技術見長的LED新晉企業的照明品牌建設也已經初現成效,嶄露頭角,緊追傳統照明企業品牌。調查結果顯示,在品牌認知度前20位的企業中,有7個LED新晉企業照明品牌進入前20行列,占比高達35%。其中,勤上光電以近70的關注度排列調查結果第六位,還有木林森、億光電子也進入前十位。分析內在原因,這與注重品牌建設緊密相關。勤上光電公司長期都非常注重品牌建設,不僅在央視長期進行廣告投入,并且2011年開始到目前為止,公司已經在全國部分地區布局140多家專賣店,展示其品牌形象,并計劃未來一年之內要在全國各地打造1000家以上的專賣店。另外,億光電子從2013年年初開展自主照明品牌建設,自建渠道體系,與行業媒體深度合作,進行了大規模、系統化的全國LED照明知識宣講宣傳活動,大幅提高了其在終端渠道的品牌知名度和認知度,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此外,進入認知度前20位的其它新晉LED企業還有同方照明、史福特照明、洲明科技、九洲光電等幾家企業。這些企業經過近年來的積累,依托自身的綜合實力或產品創新特色,也在照明市場中逐步建立起了自身的影響力。
另從產品的熱銷情況來看,處于市場一線的經銷商普遍認為傳統照明企業的LED照明產品銷售情況較好,而新進LED企業品牌則相對弱一些。前五位銷售情況較好的企業有飛利浦、歐司朗、歐普照明、佛山照明、雷士照明,基本均是傳統時代的知名品牌企業。LED新晉企業中,只有木林森和億光電子受到較多的關注,跨入前10行列。由于傳統企業在快速轉型之后,依靠其在行業中長期建立的品牌影響和渠道優勢,能夠較快的從量上取得突破,所以仍在LED照明市場銷售中占據優勢地位。可見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間內,LED企業渠道和品牌建設仍將成為企業工作的重中之重。
CSA Consulting認為,經過近幾年的迅猛發展,中國LED照明應用產業已經逐步形成規模,預計2013年產業規模有望突破680億元,國內市場滲透率也有望達到10%。無論是LED新晉企業還是傳統照明轉型企業,都面臨重寫市場格局、提升重塑品牌的重大機遇。但是,LED照明時代企業競爭必將更加激烈。我國目前照明行業企業有一萬多家,且絕大部分已轉型LED照明,要想在眾多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并在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品牌建設刻不容緩。
首先,企業除了要有規劃地進行宣傳推廣之外,還需要在產品的持續創新、產品質量、產品供貨、售后服務等方面全方位下功夫,才能建立起在消費者和經銷商眼中的認可的品牌,獲得相應的品牌溢價,從而在長遠的競爭中勝出;其次,LED照明企業要獲得的長遠的發展,不可盲目的跟隨市場進行價格博弈。分析當前市場企業間出現價格戰和惡性競爭的原因,是競爭對手多,產品同質化的結果。企業必須找準自身定位,準確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積極瞄準自己的目標市場,提升技術水平,加強產品創新,摸索差異化發展的道路,創立自身的技術、成本優勢及自身特色,并且一定要守住品質底線。隨著國家標準和認證體系的健全和規范,注重品質和品牌的企業必將獲得更長遠的發展。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