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忠:讓燈光與建筑的美水乳交融
摘要: 李學忠先生,是本次鄭州論壇我們特邀的重量級演講嘉賓。臺灣中華建筑技術學會理事長,李重耀建筑事務所總經理,華人照明設計師聯合會(CLDA)顧問。
李學忠先生,是本次鄭州論壇我們特邀的重量級演講嘉賓。臺灣中華建筑技術學會理事長,李重耀建筑事務所總經理,華人照明設計師聯合會(CLDA)顧問。
李學忠:讓燈光與建筑的美水乳交融
子承父業:李學忠成為建筑師
李學忠的父親是臺灣著名建筑師李重耀先生,李重耀在臺灣建筑界有“國寶級建筑師”之美譽。任職臺灣“總督府”,可以說臺灣的很多著名建筑都是他的手筆。他曾先后完成“總統府”、“行政院”、“立法院”、博物館等多處修建工程,同時還是一位古跡歷史建筑物保存修復匠師,在古跡建筑物的研究和文化宣揚方面有突出貢獻。曾被蔣介石、李登輝、陳水扁召見,在李重耀建筑生涯60周年新書發布會上,美國總統布什也送來了祝賀。
中國有句俗話:“子承父業。”這句話一點也不假。李學忠受到父親的熏陶和影響,長大后也成為了一名建筑設計師。[NT:PAGE]
照明設計師:需要加強美學修養和理性分析
照明設計師是新興行業,以前是沒有這個職業的。照明本身是包含在建筑里面的,建筑就像是工程的總控制,包含了水電、空調、結構工程等等。李學忠說老一輩建筑師沒有分得那么清楚,機電師、電氣工程師就做了照明這一部分,而后來的照明設計的出現,更多偏向美學的層面。機電工程師他們會算流明、瓦數、照度,要配多少燈,但是缺少實際空間布局、擺設的概念,缺少美學的內涵。照明設計師可能知道空間配什么燈光,配什么燈具,配什么色彩,色溫多少,但是要真正計算起來,他們就還做得不夠。所以機電工程師和照明設計師還是有本質區別的。兩者要優勢互補,各取其長。
李學忠認為,照明設計師需要做到的可能不僅僅是這個空間應該用什么光源,更需要知道建筑和照明的氛圍如何展示,照明如何凸顯建筑,而且要做到心中有數,這就需要加強對美學的修養。
美學的修養是建立在專業技能基礎之上的,也就是理性的分析之上。李學忠特別提到一點,他說大陸近年來建設步伐很快,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有些建筑物表面做得很好,但是內部空間的布局有欠缺,缺乏系統和合理化,比如一個空間里面不應該擺樓梯的擺了樓梯。建筑設計好比是理性的分析,它需要去安排布局,基本的技術解決以后,加上感性的創造和美學的修飾,整個空間才能達到美的統一,這就需要室內設計師和照明設計師共同努力。李學忠表示自己也一直保持對美的追求,總是保持著對美的敏銳感來做建筑。[NT:PAGE]
經典案例:與姚仁恭合作臺灣“總統府”
李學忠說他曾和臺灣著名的燈光設計師姚仁恭合作臺灣“總統府”。這個項目是為千禧年準備的,是預計踏入21世紀第一天的凌晨起,“總統府”將以“永明之塔”的夜間景觀迎向每一個日夜。
李學忠回憶,“總統府”夜間燈光照明美化工作,內部作業相當嚴謹。由于“總統府”建筑為古跡建筑,所以設計評審相當慎重,要求設計團隊必須有古跡修復實際經驗豐富的建筑師共組設計團,因此姚仁恭找到了曾參與修復“總督府”的李重耀建筑師,一同合作夜間照明工程。
李學忠作為李重耀建筑事務所的總經理,開始了和姚仁恭一起合作“總統府”。用李學忠的話,就是“優勢互補”——姚仁恭是著名的燈光設計師,但是沒有古跡鑒定的經驗,而李學忠公司剛好又有古跡建筑的鑒定經驗。
姚仁恭指出設計要點:重點照明、層次分明。也就是,將“總統府”的夜間照明分為數個時段,平日由晚上六點到九點、九點到午夜、午夜到天亮等三個段落,以節慶的照明。
設計的關鍵,首先是燈具不能破壞“總統府”古跡建筑本體。姚仁恭強調,燈具設置系統只能綁、掛,不能釘、挖或鑲嵌在建筑物本體,所以讓這棟房子的夜間景觀呈現出一種燈光漸層的效果,而不是和太陽照射那般的均光效果。姚仁恭強調,白天就是白天,晚上就是晚上,不同建筑風情才吸引人。分隔時段,唯一的永恒之光則設定在塔樓,讓“總統府”之光,影射成臺灣之光。其他打燈的重點由主入口、回廊、邊樓及柱列燈構成。姚仁恭說,不一樣的燈光演出,就像夜間的舞臺,而全民是觀眾,人人都可以欣賞。
李學忠則表示,“總統府”在各個時代有它不同的使命,未來將以實質古跡的鑒賞,增加其景觀建筑的使命,讓都市因其夜間的美麗而開闊大眾的視野,這才是“總統府”夜間照明的使命和意義。
談到古跡建筑維護,李學忠感觸很深,別的建筑物返修要修得跟新的一樣,而古跡建筑返修不但不要修成新的,要越舊越好,要“修舊如舊”,這可需要高超的技術。比如中國的古建筑故宮,它的雕刻、彩繪是很有講究的。而中國很多彩繪都失傳了,怎么去用技術傳承古代的特色和樣子?現在很多油漆是帶化學性的,不如以前的古跡上的油漆自然,比如一些廟宇的柱子上面的紅漆,有些紅漆看上去很光滑,有些脫落的油漆看得見木頭,有些木頭還裂開了,這些時候可以弄一些石灰去刷,并用麻布去裹住,刷上一些漆。既可以保護古跡建筑,又能看上像舊的,而不是新建的那種現代新。李學忠說,古人都很有智慧的,我們應當學習和保護他們的智慧.[NT:PAGE]
李學忠與臺灣中華建筑技術學會的淵源
李學忠是臺灣中華建筑技術學會第八和第九屆的理事長,理事長任職一屆三年,可以連任一屆。李學忠說在臺灣建筑師有建筑師的學會,土木工程有土木工程的學會,機電有機電的學會,這些同屬建筑的分支是各自為政的。而臺灣中華建筑技術學會卻是將建筑、建筑技術、建筑師、室內設計師、空調、水電、照明等融合為一體的學會,只要跟建筑相關的行業都可以加入這個組織,好似一個整合的平臺,又好似一個總承包公司。
李學忠表示在臺灣,中華建筑技術學會是政府和民間的橋梁,他們可以幫助政府做法規的鑒定和研究,給政府提出建議。比如一些舊城改造,學會作為民間機構就可以去協調和建議。又比如,房子能否受住地震,房子安全性,什么樣的房子適合重建,什么樣的房子又只需加強改造等。作為學會可以去鑒定并提出意見,政府也會接納學會提出的建議,而且工程施工、進度、計劃制定都是學會去指導制定和提出的。
中華建筑技術學會與大陸的一些建筑學術界、院校、設計院,經常開一些研討會,舉辦海峽兩岸的建筑技術交流會。每次談的主題也不一樣,比如建筑、房子、房子的公共體系,李學忠表示更愿意把面擴大,同更多的大陸學術界、建筑界、院校、相關行業交流合作。
與華人照明設計師聯合會的合作也是學會與照明界合作的一種方式,華人照明設計師聯會的會長謝茂堂先生就是中華建筑技術學會的會員。華人照明設計師聯合會會長也在2009年盛情邀請李學忠成為華人照明設計師聯合會的建筑顧問,可謂更加強化了大陸與臺灣建筑與照明設計的共同探討和交流。[NT:PAGE]
觀察:一個臺灣人眼中的大陸照明變遷史
李學忠最早一次來大陸是在1989年。第一次來大陸,去到被成為十里洋場的上海,卻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燈紅酒綠。看起來很暗,沒有想象中的那么亮。
當第一次來到廣州,住的是白天鵝賓館。那時候的白天鵝賓館是廣州比較高的建筑物了。入住白天鵝,俯瞰周圍的建筑,幾乎都是平房和矮房子。他幽默地說,那時候來大陸,不敢上廁所,憋著,忍著,因為大陸的廁所實在不堪入目,不堪入鼻。好不容易進到廁所,哇,這廁所怎么沒有門啊?但曾經的景象,并不是他夸大其詞。
而如今,也許某些地方仍然有當年類似的情況存在,但是當年的他卻對現在的大陸大加贊賞。大陸變化很大,也進步很快。隨著經濟的進步,服務業也隨之加強。許多高樓大廈平地而起,現代化城市已經取代了過去的矮平房。
大陸的照明質量水平也在不斷提升。過去,人們說到照明就是燈光。三十年前,臺灣也是這樣認為的,那時候的夜間照明被稱為夜貌照明。以前的大陸是夜間打的跟白天一樣亮,這是不好的,很多建筑物打出來的效果跟探照燈打上去一樣,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資源浪費和能源浪費。而且亮亮的氛圍也顯得很奇怪,這就需要重點考慮燈光的色溫和色相,燈具不僅僅是用來照明的,燈具也要學會怎么隱藏的,我們說好的燈光就是見光不見燈。照明燈具暴露出來,會很突兀,而且還會給行人造成很多障礙。燈光把建筑物體現出來,在選擇位置和人的舒適度上也是要講究的。比如燈光太亮會讓路人感覺很刺眼,燈具突兀出來會絆倒路人。上海外灘的雕刻柱子就被照得通亮,其實不需要全部打亮,燈光講究層次感,強調細部和一個點,通過這些手法來體現建筑的靈魂所在。夜間很亮的做法上海像是在學紐約,人們下班了,所有的辦公室還開著燈,其實沒有必要,這是很大的一種浪費。美國的治安和中國是不一樣的,美國辦公室開著燈是方便警察進行夜間巡視,提防小偷,所以,美國人也被人罵死了,太浪費能源了。
李學忠很感性也很幽默,他講述著歷史,卻引來了我們無數的理性的思考。他以一個建筑師的身份,講述照明與建筑之間的關系、處理手法、就好似感性與理性的兩端。對于建筑整體,照明好似一個小部分,但是這個小部分卻能賦予建筑物夜間的靈動。正是因為理性與感性之間的美的存在,世間的美景才能展示得更好!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