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集:http://www.newbdf.com/case/2013/4/18/105931_74.htm
申報單位:北京飛東光電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婺源縣“一江兩岸”景觀照明項目
項目地址:江西省婺源縣縣城星江河兩岸(文公橋-婺女像段)
業主名稱:婺源縣城鄉管理局
施工單位:北京飛東光電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設計單位:容必照(北京)國際照明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產品提供:南京基恩光電設備有限公司
【推薦人:王海波、歐陽容、李五兆】
王海波:教授、南京工業大學電光源材料研究所所長,中國照明電器協會副理事長、材料專業委員會主任,江蘇省照明學會、江蘇省照明電器協會副理事長。江蘇省“333”工程科技領軍人才,《中國照明電器》雜志編委,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評審專家。重點研究方向為稀土發光材料、白光LED封裝和制造。近年先后主持或參加成國家“973”、國家“863”、“十五”攻關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中俄總理會晤科技項目、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等31項。在發光材料、半導體照明領域取得或已公開發明專利21項、發表論文80余篇、SCI、EI各收錄2篇,培養研究生21人。
【推薦理由】:南京基恩光電在江西婺源的景觀照明工程,充分表現了中國古建筑的建筑特色。特別是表現徽派建筑的手法,用高色溫從頂部的投光效果,像夜晚觀看的水墨畫,成為徽派古建筑的經典之作。
歐陽容:從事電氣設計、施工監理工作50余年,照明設計22年。論文《路燈節能設計與思考》被收入《中國照明工程年鑒2006年典藏版》,由“中國電力出版社”出版發行。論文《華燈現象解析與對策》在“照明”雜志2011年第五期登錄,并由“中國消費報”等轉載。還有多篇論文在《湖南路燈》雜志刊登。多次應邀在湖南省道路照明專題學習班講課。現受聘擔任《湖南城市照明》雜志編委。
李五兆:婺源縣城鄉管理局,任黨組成員、副局長。
1、項目簡介
作為具有“中國最美的鄉村”美譽的江西婺源縣,在城市建設和旅游經濟發展過程中,其城市管理者越來越發現其城市夜晚景觀環境效果很少,廣大游客普遍反映在婺源沒有夜游項目,一到晚上黑燈瞎火,沒有地方可去,并逐漸成為婺源城市旅游產業發展的一個瓶頸。為此,婺源的城市建設和管理者與本項目設計方進行了關于婺源城市夜景照明整體規劃的討論、研究和探索,并對以下幾方面達成了共識:
一、目標明確
提升旅游,服務旅游。全面提升婺源夜景觀的品質和層次,增加城市夜晚可觀賞景點,為婺源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二、堅守原則
以環境為參照,以建筑為依據,以人文為內涵,以節能為戒律,以照明為手段,以回報為目標。
城市夜景照明應展示完整的被照載體的結構特征,營造切題而舒適的夜間氛圍,并為夜間行人提供導引、輔助照明及安全警示服務。
三、定位明確
婺源是婺源,婺源夜景絕不能照抄其他大城市的方法樣式,而應該符合其自身獨特的人文地理環境因素。
夜景是夜景,我們認識到“亮如白晝”是對夜景的最大破壞,也是對能源的極大浪費,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統一的建設原則。
四、環保經濟
夜景照明不應該是奢華性投入,也不應該是簡單的“亮化”,應該有其直接和間接的經濟與社會回報。
本項目作為婺源城市夜景改造的一期工程,其設計遵循婺源的夜景規劃要求,范圍包括婺源縣城星江河兩岸(文公橋-婺女像段)的建筑、園林、水景等景觀照明,全長約4.5公里。
2、部分詳細的照明技術指標(包括光源、燈具、功率、數量、用電量及照明效果)
整個星江河兩岸(文公橋-婺女像段)單邊長約4.5公里,共有4座橋梁,1個廣場,幾百棟建筑和若干景觀小品,若全部進行夜景照明,則一來投資大,耗能多,另外對于整體城市夜景效果來說則缺少層次感,沒有了明暗對比和錯落有致的感覺。為此,我們將整體沿江兩岸建筑景觀分段劃分為前景、背景和復合景,并對相關建筑景觀進行分級:
一級景觀:景觀橋、文化廣場、攔河壩、茶文化公園、景觀橋-攔河壩段水道等。
二級景觀:文公橋、東門大橋、8處集群民居建筑、9處亭廊景觀、沿江步道等。
三級景觀:觀景平臺、江灣堤壩、臺階、棧道、碼頭、石橋、假山、綠植等。[NT:PAGE]
以下是各級景觀照明實施中按實際需求安裝的各類燈具,與合同數略有差異。
一級景觀主要照明技術指標表:
二級主要照明技術指標表:
三級主要照明技術指標表:
(2) 所有上照式壁燈和投光燈均配置防塵透光罩,避免灰塵積蓄影響光效;
(3) 照射墻面之微型LED投光燈配置扁光透鏡,避免形成局部光斑。
圖紙及其他資料
燈具選型技術表:
照度計算(花格窗墻面/3D效果圖):
照明平面圖:
>>>點擊下載 圖紙及其他資料[NT:PAGE]
3、照明設計理念、方法等的創新點
本項目中,設計師針對不同的景觀級別進行設計,整體規劃,重點輕面,強化節點,凸顯特色,同時又以水道兩岸的臨河步道照明作為串聯各個節點的線,做到有張有弛,前景清晰,背景成片,組合成景。我們主張嚴謹用光,所有用光應該有原則、有理由、有方向、有尺度,緊緊圍繞追求的目標主題。結構化照明手法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通過不斷現場試驗與調試,總結出以下幾點創新之處。
1)、在光色運用上,紅光與暖白光混合而成的朱紅光色,恰當的表現出了古建或仿古建筑木質結構的肌理。在本項目中主要使用在木質花格窗、斗拱和柱間擋板的照明效果上。
2)、馬頭墻是徽派建筑的主要結構標志,多年古建照明實踐的教訓積累,我們總結出馬頭墻的夜景照明必須遵循:集群、統一、筆直三原則才可體現其氣勢和美感。我們以點光源的虛線來避免線光源難以做到的筆直,以低照度的扁平白光照亮墻壁來避免高照度形成的光斑。
3)、針對不同古建結構,研制恰當的結構化燈具,實現照明與古建筑的有機結合,避免對建筑白天外觀的影響和破壞。本項目中全部采用小型化、結構化照明燈具。
4、照明設計中節能措施
1、在進行景觀照明效果設計時,我們更多的考慮如何讓景觀照明效果與夜晚功能照明相結合,做到一燈多用,節約能源。例如,在景觀橋和文公橋的照明設計上,其景觀照明效果就已經考慮到對橋面基礎功能照明的需要,摒除了路燈的安裝;在觀景平臺和沿河棧道的效果設計上,一種燈光,既勾勒出景觀外圍輪廓效果,同時又為人行路面提供晚間必要的功能照明;沿河步道共使用了四百多套多功能造型庭院燈,其外形借用婺源徽派建筑獨有的馬頭墻造型,其照明效果綜合考慮到環境綠植照明、步道功能照明和自身景觀照明等多個方面。以上實施手法,均致力于能源的綜合利用,從另一方面講,也是對能源節約的一種手段。
2、照明效果的實現離不開照明燈具的使用,在滿足既定照明效果的前提下,盡可能讓燈具設備少耗能,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1)、采用小型化、結構化燈具,不斷提升燈具對光的使用效率,將光投射到需要照明的部位,既避免散逸光的浪費,又減少對環境產生的光污染。
2)、本項目基本采用低功率的LED燈具,發揮其定向性、可塑性特點,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損耗。整個項目共安裝了約107362套燈具,總耗電量約為346.76KW,平均每套燈具耗能約3.23W,按景觀面積(兩岸景觀帶寬約150米)計算,整個項目的照明節能指標功率密度LPD=0.514W/M2,即每平米耗電0.514W,遠低于國家城市景觀照明規范中的節能要求。
3)、不同建筑結構部位之照明燈具均連接不同回路,便于分級控制,滿足不同節日和時間段的組合效果需求,也大大節約了平時照明用電。
5、設計中使用了哪些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
古建筑結構化照明是在尊重傳統,保護建筑,繼承文脈的基礎上,利用現代科技成果,不斷地突破與創新,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歷史延續和文脈相傳。針對此目標,在本項目設計過程中注重以下幾點:
1)、燈具造型結構化,使燈具與建筑結構相融合,避免對建筑外觀的破壞;
2)、照明效果結構化,讓燈光有效照射在需要表現的建筑結構上,而盡量避免無效光的散逸以及對其他結構部位的影響;
3)、注重細節,通過適當的燈具配件來提高光的有效使用時限和使用質量。如遮光罩和防塵罩的使用。
6、照明設計中使用了哪些環保安全措施
1)、燈具與建筑木質結構發生交接時,固定點采用隔熱膠墊,以隔離燈具散發的熱量對木質材料的潛在危害;
2)、所有燈具均安裝于人手不可觸及處,并嚴格控制下照光對行人的影響。
3)、嚴格控制光污染,以及室外光對建筑室內人員的影響。
4)、絕大部分燈具均為DC24V供電,其直流電源設置電源箱集中放置和管理。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