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清晨,美股新高和蘋果股價大漲,讓A股概念股的股民們心里泛起小雀躍。
隨即一則消息,歐菲光的股民們瞬間跌入谷底。
歐菲光被蘋果移出群聊?
9月1日早間,有媒體報道,蘋果將歐菲光剔除供應鏈名單,iPad觸控訂單全數回歸臺廠,由業成GIS與宸鴻TPK供貨。
據悉,此前蘋果iPad低價版由歐菲光、GIS、TPK三家一起供應觸控模組,而三家業者的供貨比重差不多。
隨后據《第一財經》報道,歐菲光稱,有關iPad產品觸控業務訂單被取消并轉移臺廠是來自外媒報道,公司暫未收到相關通知。目前,公司高層很重視,正在開緊急會議,核實后會及時知會市場。
市場已經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歐菲光開盤跌停,市值蒸發51.02億元。
不到半個小時,超百萬手賣單封死在跌停板上。截至午盤,歐菲光依舊封死跌停,市值跌破500億,近130萬手賣單封死在跌停板上。
此外,《財聯社》還報道稱,蘋果將歐菲光剔除供應鏈名單后,歐菲光的觸控訂單大部分已歸藍思科技,藍思科技子公司藍思智控(原日寫藍思)早已是大客戶觸控一級供應商。
藍思科技股價隨后直線拉升,截至上午收盤,股價上漲11.18%。上一個交易日(8月31日)收盤后,藍思科技創始人周群飛和鄭俊龍夫婦剛剛再度成為湖南首富。
歐菲光:為不實傳聞
午盤12點左右,歐菲光發布關于媒體不實報道的澄清公告:傳聞中關于公司被美國大客戶剔除供應鏈名單等信息為不實傳聞。
歐菲光表示,多年以來,公司一直在為美國大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公司與美國大客戶的合作良好,訂單情況持續穩定,未出現“被美國大客戶剔除供應鏈名單”的情況。
隨著午后開盤,歐菲光午后撬開跌停板,一度拉升翻紅,但仍維持較弱走勢。
截至收盤,歐非光股價下跌6.61%,報17.66元/股,總市值475.9億元,較前一交易日蒸發了33.68億。而藍色科技漲5.24%,報36.33元/股,總市值1593億元。
39萬股東一臉懵
歐菲光于8月21日在深交所互動易中披露,截至2020年8月20日公司股東戶數為39.23萬戶,較上期(2020年8月10日)減少505戶,減幅為0.13%。
歐菲光股東戶數高于市場平均水平。根據Choice數據,截至2020年8月20日A股上市公司平均股東戶數為4.91萬戶。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30.33%的公司股東戶數在2萬~4萬區間內。
近期歐菲光股東戶數與股價
歐菲光十大流通股東中,華夏中證5G通信ETF、南方成長先鋒混合、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股票、中歐時代先鋒、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合計持股超1.3億股。
7月出現股價暴跌現象
事實上,在7月份,歐菲光同樣出現過股價暴跌現象。
歐菲光股東戶數高于市場平均水平。根據Choice數據,截至2020年8月20日A股上市公司平均股東戶數為4.91萬戶。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30.33%的公司股東戶數在2萬~4萬區間內。
7月21日凌晨,據消息稱,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BIS)將南昌歐菲光在內的11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
消息出現后,7月21日開盤,歐菲光股價一度暴跌逾9%。
不過,當時有券商機構表示影響不大。
券商人士稱,歐菲光的模組業務以組裝為主,采購的芯片、鏡頭等主要以日韓為主,對美國依賴較小。此外,歐菲光的鏡頭等業務的技術和原料也并非來自美國。實體清單對于技術來源美國超過25%占比的公司影響較大,對歐菲光影響有限。
歐菲光今年曾走出一波上升浪。從年初的16.41元,最高漲至23.63元,期間漲幅達43.99%。
股價上漲背后與凈利潤大幅增長有關。上半年,歐菲光營收同比下降0.53%,但歸屬凈利潤同比增長2290.28%。
對于凈利潤大幅增長的原因,歐菲光在公告中表示,主要是因為報告期內部分大客戶訂單增加,光學業務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攝像頭模組和光學鏡頭出貨提升,同時受益于大客戶平板電腦銷量增長和觸控業務結構優化,公司整體盈利能力持續改善。
而對于營業收入下降的原因,歐菲光稱,主要是因為安卓觸控業務獨立發展所致。
此外,歐菲光還披露了2020年半年度利潤分配預案,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0.08元人民幣(含稅),合計派發現金股利2152.2萬元,不送紅股,不以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
而隨著股價回調,歐菲光的最新股價為17.02元,接近年初股價水平。
二季報顯示,華夏中證5G通信ETF、南方成長先鋒混合、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股票、中歐時代先鋒、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東,合計持股超1.3億股。
其中,華夏5G通信ETF二季度減持2800萬股,或因華夏5G通信ETF二季度規模從309億元降至253億元,被動減持。
南方成長先鋒、中歐時代先鋒、高毅鄰山一號均為二季度新進成為歐菲光十大流通股東。
8月30日,中泰證券發布研報《歐菲光(002456):光學賽道寬廣 鏡頭紅利持續》,研究員為胡楊。研報顯示,光學賽道景氣格局不變,多攝滲透與技術升級同步展開。手機攝像頭升級趨勢不改,從量上看,多攝滲透持續加速,單機搭載攝像頭顆數不斷增長;從價上看,高像素、3D Sensing、潛望式等新技術帶動單顆攝像頭價值量走高,盈利空間進一步被打開。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德林社、中國經濟網、中國基金報、每日經濟新聞等